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石新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64
年卷期: 1990 年 1 卷 06 期
页码:
摘要: 食用菌在生料栽培中,常先后发生毛霉(Mucor)、木霉(Trichoderma)、青霉(Penicillium)等多种竞争性真菌的侵染危害,造成蘑菇生长发育受阻,影响产菇量,严重时甚至绝产。为控制竞争性真菌的发生,生产上多采用对栽培生料进行药剂处理的措施,而在对比效益中常涉及竞争性真菌危害后的病情指数分级标准问题。当前试用的非等差级数划分的分级标准,试用后会使试验结果出现差错以至失真。本文将针对试验结果,分析蘑菇竞争性真菌侵染危害后的病情指数分级标准问题,病情指数和危害后产菇损失率问题,供研讨。 试验方法 本试验栽培食用菌为平菇(Pleurotusostreatus),生料为棉籽皮,采用压块栽培,单块大小0.3×0.3米2,用料1.8公斤.加平菇三级菌种0.4公斤。控制单块上竞争性真菌危害面积,用50qo多菌灵和45qo特克多农药,以不同剂量排料处理。另设无药剂拌料处理为对照块。共压块126块。发菌和菇房管理按常规进行。在正常成熟期情况下连续采菇,生长周期 105天。病情检查在生产周期90天时进行。为达到本试验观察目标,记载采用单块上危害面积占整个单块面积的百分比。病情和产菇量间的实验数据分析处理采用长城286B型微机进行数理统计。单块危害面积百分率和总产菇量以及产菇损失率间用直线回归方程分析和测验;危害后产菇估计损失率和实际损失率间用t测验法比较。 试验结果 按数理统计要求,把观察126块栽培块上的不同危害面积百分率进行大小次数分布排列(见附表),求出平均单块总产菇量。并从次数分布比例中删去小于5y0的随机数,只对119块进行下述各项关系的数据分析: 一、危害面积百分率和实际总产蔬量间的关系经微机处理危害面积百分率(X)和实际总产菇量(Y)成负相关。直线回归方程式为Y=1021.94—5.49X。相关系数一0.9281。回归系数显著性测验1大于概率(P)0.01时的数值0.8343。显示出本方q有极显著性的真实性。 二、危害面积百分率和实际产菇损失事间的关系经微机处理危害面积百分率(X)和产菇损失率(Z)成正相关,直线回归方程式为Z= 0.549X—2.182。相关系数。9281。回归系数显著性测验r大于概率(P)0.01时数值。8343,也显示出本回归方程有极显著的真实性。 三、估计损失率和实际产菇损失率间的士测验根据前二项结果,回归方程Y=a十*X中,b值均处10进位数的一半,鉴此本文以危害面积百分率乘以0.5的数值作为估计损失率,与实际产菇损失率进行t测验,得t= 1.939D—0.2,按自由度d.f= 14时,概率PO,9值只等于0.128,测验值远小于PO.9,说明M者间吻合程度极高。其后,再进行估计产菇损失率和理论产菇损失率的士测验(见表),微机处理后t=。1592,此值也小于PO.5值0.692,也说明二者间无真实差异。由此推导出危害面积百分率乘以0.5后的代表值可作为实际产菇的损失率。 小结 食用菌栽培中经常发生多种竞争性真菌危害,作为核准产蔬损失程度、比较药剂处理效果、透视生料配比效益、观察栽培技术反应都需要确立标准的危害后病情指数的分级标准。而通过应用”非等差级数”的分级标准,检验出的防效失真、试验失误。经本文试验,初步揭示出食用菌竞争性真菌危害后的危害面积百分率和总产菇量、产蔬损失串间呈密切相关,二者直线回归方程显著。同时揭示估计损失率可代表实际损失率。鉴此提出竞争性真菌危害后的病情分级标准可分为1.改良后的“受害面积百分比”计算法02.用危害面积百分率中的10%或20畅的等差级别,划出11级或6级的分级标准。 应用本文确立的病情指数分级标准,一改过去试用的“非等差级数”的分级标准。但是竞争性真菌的危害会由于真菌群落优劣不一,而危害后扩展速度也不等,对栽培生产管理水准不同情况下的反映也将会影响病情指数的分级标准,这些还有待深入研究。关于食用菌竞争性真菌危害后病情指数分级标准的探讨@张石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黄瓜叶部主要病害的混生和兼治
作者:张石新
关键词:
-
保护地番茄育苗期的死苗与救治
作者:张石新
关键词:
-
“铺盖药土”预防蔬菜苗期病害
作者:张石新
关键词:
-
农药“现混现用”的八条应用须知
作者:张石新
关键词:
-
北方秋大白菜主要病害的适时药防法
作者:张石新
关键词:
-
应用X光荧光法检测硫的化学位移和研究病毒感染植物中硫状态的改变
作者:张石新;齐文启
关键词:病毒感染植物;硫状态;硫的化学位移;X光荧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