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信息化应用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分析——来自京津冀353个农户样本的证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冯献 1 ; 李瑾 1 ; 曹冰雪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信息化;农民收入;现代化;京津冀

期刊名称: 情报杂志

ISSN: 1002-1965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201-2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SCI

摘要: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与农业农村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信息化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如何从微观层面剖析信息化应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方法/过程]以京津冀353个农户信息化与收入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包含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信息化消费、主体认知4个维度的农户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合成法对农户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进一步应用多元回归模型对信息化关于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进行了测算。[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京津冀样本农户信息化水平平均值为0.5791,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且信息化发展对农民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表现为信息化水平每增加1%,农民收入水平平均上涨0.4395%。

  • 相关文献

[1]信息化与现代化奶业. 杨信廷. 2013

[2]京津冀蔬菜价格波动同步性研究. 张倩,于金莹,谭雅蓉,赵姜,于峰. 2019

[3]产业技术联盟推进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 陈俊红,陈慈,史佳林,杜洪燕. 2021

[4]京津冀化肥投入特征与污染防控对策研究. 串丽敏,郑怀国,王爱玲,赵静娟,颜志辉,齐世杰. 2021

[5]京津冀玉米比较优势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陈琪,杨再洁,李奇峰,刁兴良,于景鑫,张馨,郑文刚,史磊刚. 2018

[6]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下"生态券"核算方法与交易机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谷晓坤,唐秀美,王学新. 2023

[7]论京津冀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鲁君悦,石媛,李少宁. 2014

[8]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成效、问题及对策. 吴红,陈俊红,赵姜. 2020

[9]京津冀夏播早熟玉米新品种NK815选育过程及配套栽培技术. 张华生,段民孝,陈传永,张春原,张雪原,刘新香,毛振武,张亮,王元东,赵久然. 2018

[10]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京津冀地区主要瓜果类蔬菜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风险评价. 李运朝,及华,温之雨,王蒙,张少军,李洪涛. 2017

[11]生态可持续视角下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颜志辉,郑怀国,赵静娟,串丽敏,张晓静,王爱玲. 2018

[12]京冀蔬菜均衡供应分析及对策建议. 陈玛琳,陈俊红,龚晶,王晓东. 2018

[13]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与对策——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马明远,杨国航,耿东梅. 2018

[14]作物栽培信息标准化初探. 郭新宇,赵春江,王利文. 2003

[15]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北京郊区农技推广信息化. 罗长寿,孙素芬. 2003

[16]基于工程科技视角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战略研究. 冯献,李瑾,曹冰雪,范贝贝,马晨. 2022

[17]精确农业研究进展. 刘微,赵同科,方正,王树涛. 2005

[18]精准农业研究进展. 刘微,赵同科,方正,王树涛. 2005

[19]京津冀地区县域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的时空耦合特征. 刘玉,潘瑜春,唐林楠. 2017

[20]条码技术在温室园艺生产精准管理中的应用. 马伟,王秀,周正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