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锦斑蛾幼虫体表分泌物氰苷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及其对黑头酸臭蚁的生物活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圣卓 1 ; 公维昌 2 ; 马青云 1 ; 牛洋 3 ; 梅文莉 1 ; 陈高 2 ; 赵友兴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园

3.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云南锦斑蛾;黑头酸臭蚁;毒性分泌液;化学防御;氰苷;取食实验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3 年 56 卷 02 期

页码: 207-2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云南锦斑蛾Achelura yunnanensis幼虫的化学防御策略,利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等色谱学方法对其毒性分泌液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并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学方法对分离到的成分进行了结构鉴定。从其毒性分泌液中分离得到了两个神经毒性氰苷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linamarin和lotaustralin。取食试验表明,linamarin对黑头酸臭蚁Tapinoma melanocephalum有明显的拒食活性。我们推测,云南锦斑蛾体内的神经毒性物质氰苷是通过摄取宿主植物冬樱花Prunus cerasoides和云南樱花P.majestic而获得的,并在体内转化形成毒液,用于防御其天敌。本研究为云南锦斑蛾和宿主植物的协同进化提供了化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木薯叶片和块根中氰苷的快速提取. 周新成,陈新,卢诚,任军方,王文泉. 2020

[2]木薯氰苷合成关键酶基因MeCYP79D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肖鑫辉,于晓玲,张洁,符乃方,薛茂富,韦卓文,叶剑秋,王明. 2024

[3]海绵共附生微生物的研究新进展. 刘玲枝,黄惠琴,鲍时翔.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