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添加生物质炭对酸性茶园土壤pH和氮素转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玉真 1 ; 王峰 1 ; 吴志丹 1 ; 尤志明 1 ; 王义祥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茶枝生物质炭;酸性茶园土壤;pH值;铵态氮;硝态氮;净氮转化速率

期刊名称: 茶叶学报

ISSN: 2096-0220

年卷期: 2016 年 57 卷 02 期

页码: 64-70

摘要: 采用短期(46d)室内好气培养方法,研究不同茶枝生物质炭添加量对茶园红壤、黄壤pH和氮素净转化速率的影响。生物质炭用量设5个水平:H0(0t·hm-2)、H1(8t·hm-2)、H2(16t·hm-2)、H3(32t·hm-2)、H4(64t·hm-2),生物质炭来源为茶树枝条。结果表明:培养结束时,与不添加生物质炭处理相比(H0),添加生物质炭处理均可提高2种茶园土壤pH值,红壤增加0.24~1.20个单位,黄壤增加0.26~1.34个单位,pH提高幅度与生物质炭用量呈正相关。添加生物质炭后显著降低了茶园土壤氮矿化量、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P<0.05),特别是NO-3-N含量,抑制茶园土壤硝化作用,抑制程度随生物质炭添加量增加而增强。红壤茶园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净氮矿化速率及净硝化速率要高于黄壤,黄壤茶园土壤矿质态氮表现为净固持;相同添加量的生物质炭对红壤氮素转化的影响大于黄壤。综上所述,短期培养条件下,生物质炭能显著降低茶园土壤矿质态含量,抑制土壤硝化作用,其抑制效果因生物质炭用量和土壤类型而异。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和DCD对蕹菜生长、硝酸盐累积及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 何盈,蔡顺香,何春梅,罗涛. 2007

[2]生物炭对茶园酸性红壤氮素养分淋溶的影响. 刘岑薇,叶菁,李艳春,林怡,王义祥. 2020

[3]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季节变化研究. 李巍. 2012

[4]沼液对狼尾草产量和土壤无机氮素及酶活性的影响. 杨庆,钟珍梅,翁伯琦,黄秀声,游小凤. 2016

[5]施肥条件下白云石粉对菜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林琼,吴昭珍,邱孝煊,陈子聪,吴一群. 2014

[6]秸秆对尿素氮在土壤中转化的影响. 邹晨怡,丁洪,王亚萨,张玉树,余居华,郑祥洲. 2021

[7]培养温度对酸性茶园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 2016

[8]施用生物质炭对酸性茶园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翁伯琦,尤志明. 2017

[9]不同pH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FJAT-14250物质成分分析. 黄盛芳,陈峥,潘志针,朱育菁,刘波. 2014

[10]影响测定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pH值的因素. 宋永康,郭嘉,潘葳. (Mis

[11]烘焙温度与时间对福建水仙乌龙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陈泉宾,邬龄盛,张应根. 2019

[12]西鹃黄化病与锰素营养的关系. 叶文,蔡幼华. 1990

[13]施用沸石、白云石对植烟土壤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李昱,何春梅,林新坚. 2006

[14]不同pH值对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江枝和,翁伯琦,王义祥,雷锦桂,罗涛. 2007

[15]福建5种类型茶园土壤硝化作用及其影响因子.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 2015

[16]影响测定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pH值的因素. 宋永康,郭嘉,潘葳. 2005

[17]闽江水域的细菌数量及其与COD和pH值之间的关系初探. 陈丽华,苏德森,吕新,陈涵贞,李玥仁. 2009

[18]猪三毛滴虫病肠道pH值测定及分析. 吴胜会,江斌,林琳,张世忠. 2018

[19]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有机—中性化修复技术试验. 李瑞美,方玲,王果,张潮海,华村章. 2004

[20]果蔗保鲜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氨基酸变化分析. 李瑞美,李海明,潘世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