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中华 1 ; 林志坚 1 ; 李华伟 1 ; 许泳清 1 ; 李国良 1 ; 邱永祥 1 ; 邱思鑫 1 ; 汤浩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方薯类科学观测试验站

关键词: 甘薯;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9 年 11 期

页码: 2392-24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不同类型甘薯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为甘薯种质资源的传播途径分析、分类鉴定、有效利用及杂交亲本选择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好、扩增条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ISSR引物,利用其对129份甘薯种质材料进行扩增,通过DPS 7.05计算不同种质间的遗传距离,并采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以筛选获得的20条ISSR引物对129份甘薯种质材料进行扩增,共获得232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30条,多态性条带比例达99.14%,平均每条ISSR引物扩增出11.60条条带。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5份野生种平均遗传距离为0.4637,124份甘薯栽培种平均遗传距离为0.1805。野生种与地方品种、引进品种和育成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4688、0.4618和0.4643;而在124份栽培种中,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大(0.2024),引进品种与育成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小(0.1673),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97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在遗传距离为0.3200时可将野生种与栽培种完全区分开;5份野生种在遗传距离为0.3200时又被划分为4个类别;124份栽培种在遗传距离为0.2000时可划分为6个类别,其中,新种花、福菜薯18号和黄皮9号3个品种各自单独组成一个类群(第Ⅰ、Ⅱ和Ⅴ类),金山57、豫薯8号和瑞薯1号组成第Ⅲ类;第Ⅳ类包含93个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第Ⅵ类由25个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组成。【结论】不同类型和不同来源地的甘薯种质资源间存在较大遗传差异,以野生种与栽培种间的遗传差异最大,而栽培种间又以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间差异较大,即地方品种资源在我国甘薯育种亲本选择利用方面还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ISSR分子标记是一种适用于甘薯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理想分子标记。

  • 相关文献

[1]赤芝全基因组SSR位点的筛选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徐晓兰,陈体强,兰进,陈向东,朱风丽,陈虎,石林春,陈士林. 2020

[2]龙眼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多样性分析及其数量分类研究. 黄爱萍,陈秀萍,胡文舜,姜帆,郑姗,章希娟,魏秀清,邓朝军,郑少泉. 2010

[3]木豆种质资源形态与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康智明,徐晓俞,郑开斌,俞秀红,李爱萍. 2017

[4]不同仙草种源间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陈菁瑛,刘萍,黄颖桢,苏海兰. 2011

[5]双孢蘑菇栽培菌株遗传多样性的DNA指纹分析. 陈美元,廖剑华,卢政辉,郭仲杰,李洪荣,王泽生. 2007

[6]应用Microsoft Visual FoxPro建立甘薯品种资源电子查询数据库. 吴秋云,蔡南通,邱永祥,罗文彬. 2006

[7]基于SRAP标记的甘薯遗传多样性与起源演化分析. 刘中华,林志坚,李华伟,许泳清,李国良,邱永祥,邱思鑫,汤浩. 2018

[8]196份福建葡萄品种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张富民,赖呈纯,黄贤贵,范丽华,潘红,谢鸿根. 2018

[9]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热点分析. 章细英,孔祥瑞. 2018

[10]44份芥菜种质资源的主要表型性状鉴定与聚类分析. 张双照,黄发茂,丘启松,苏秋芹,李永平,薛珠政. 2020

[11]枇杷种质资源果实糖组分及含量特征. 蒋际谋,陈秀萍,胡文舜,姜帆,邓朝军,郑少泉. 2015

[12]秀珍菇辐射新株系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江枝和,雷锦桂,肖淑霞,翁伯琦,王义祥,唐翔虬. 2009

[13]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RAP和ISSR标记比较分析. 陶爱芬,刘中华,祁建民,周东新,王涛,陈顺辉. 2009

[14]5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川,梁金平,罗文彬,张志勇,苏秋芹,周美玲,郑新妹. 2024

[15]批把种质资源数量分类研究. 陈秀萍,黄爱萍,蒋际谋,郑少泉,邓朝军,魏秀清,胡文舜,姜帆. 2011

[16]大杯香菇引种材料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翁伯琦,江枝和,雷锦桂,肖淑霞,王义祥,唐翔虬. 2009

[17]枇杷种质资源数量分类研究. 陈秀萍,黄爱萍,蒋际谋,郑少泉,邓朝军,魏秀清,胡文舜,姜帆. 2011

[18]双孢蘑菇SRAP、ISSR、RAPD标记遗传多样性和菌群分类研究. 张静,陈文炳,邵碧英,王泽生,廖剑华,李寿崧,江树勋. 2010

[19]朱砂根品种资源的RAPD分析. 邓素芳,杨旸,赖钟雄. 2009

[20]双孢蘑菇RAPD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林媛,陈文炳,邵碧英,王泽生,廖剑华,李寿崧,江树勋.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