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短密木霉新菌株BF06对黄瓜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与促生作用(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进一 1 ; 卢彩鸽 1 ; 刘霆 1 ; 刘伟成 1 ; 苏海佳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拮抗;黄瓜;土传病菌;植物生长调控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449-4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连作导致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发生日益严重,已成为我国黄瓜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采用化学防治和农业措施防治土传根部病害,操作都较为困难,迫切需要开发环境友好的生物防治技术。本研究从森林土壤分离鉴定一株短密木霉菌株BF06,通过对峙培养发现该菌株可以附着和缠绕病原菌的菌丝,对引起黄瓜枯萎病、茎基腐病、菌核病、根腐病和疫病的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Rhizoctonia solani,Sclerotinia sclerotiorum,F.solani f.sp.cucurbitae,and Phytophthora cryptogea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温室盆栽试验发现短密木霉菌株BF06可以迅速附着定殖于黄瓜根部表面,对上述5种黄瓜根部病害的防效达60%以上,对黄瓜枯萎病和茎基腐病的防效分别为90.4和88.8%。此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基培养观察发现BF06显著地促进幼苗黄瓜侧根的形成和生长。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短密木霉菌株BF06是一种可以有效防治黄瓜根部病害的新生防资源。

  • 相关文献

[1]日光温室黄瓜干物质积累模型研究. 王尧,宋卫堂,乔晓军,蒋俊鹏. 2004

[2]温室黄瓜专家系统经济效益分析模型初探. 金燕,李远新. 2006

[3]黄瓜耐弱光性状的QTL定位. 张海英,陈青君,王永健,许勇. 2004

[4]生防菌与大扫灭防治黄瓜根结线虫. LIU Ting,刘霆,LIU Wei-cheng. 2010

[5]不同AM真菌对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害防治效应. ZHANG Shu-bin,张淑彬,WANG You-shan. 2010

[6]8种杀菌剂在河北番茄和黄瓜中残留分析及其膳食暴露评估. LI Yun-Chao,李运朝,JI Hua,及华,WANG Meng. 2018

[7]设施黄瓜基质栽培有机营养液高效管理装备及技术. 李友丽,郭文忠,赵倩,贾冬冬,李银坤,杨子强. 2017

[8]不同性别表型黄瓜基因组中雌性系特异的ACC合酶基因. 叶波平,吉成均,杨玲玲,杨中汉,王永建,曹宗巽. 2000

[9]黄瓜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知识组织的研究与设计. 牛贞福,杨信廷,寿森炎,吴华瑞,杨宝祝. 2004

[10]黄瓜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周淑秋,郭新宇,雷蕾. 2007

[11]温室黄瓜氮素营养状况诊断效果研究. 郭建华,陈立平,杨月英,马伟. 2010

[12]供水吸力对黄瓜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万克江,薛绪掌,王志敏,张艳丽,马智宏. 2005

[13]SPAD计在黄瓜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武新岩,郭建华,方正,张毅功. 2010

[14]基于冠层相对湿度的日光温室黄瓜叶片湿润时间估计模型. 李明,赵春江,乔淑,钱建平,杨信廷. 2010

[15]供水吸力对温室黄瓜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邵,薛绪掌,郭文善,李霞,陈菲. 2010

[16]黄瓜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的研究. 裴晓利,杨颖,李胜,王建设. 2011

[17]温室黄瓜采摘机器人系统研制及性能分析. 纪超,冯青春,袁挺,谭豫之,李伟. 2011

[18]不同生育期黄瓜叶片湿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崔海,郭文忠. 2017

[19]不同供水吸力对温室黄瓜光合特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李邵,薛绪掌,郭文善,李霞,陈菲. 2010

[20]不同营养液质量浓度对温室盆栽黄瓜生长与基质环境的影响. 李邵,薛绪掌,齐飞,周长吉,郭文善,陈菲.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