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栽培模式对甘肃旱区胡麻地土壤酶活性及胡麻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军 1 ; 王立光 1 ; 叶春雷 1 ; 李进京 1 ; 欧巧明 1 ; 罗俊杰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栽培模式;胡麻;土壤酶活性;产量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42-46

摘要: 采用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胡麻土壤酶活性及产量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cm耕作层,胡麻与小麦轮作、胡麻连作、胡麻与小麦间作模式下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蔗糖酶活性不断增加,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先降低后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略有所不同;在20~40 cm亚土层,胡麻与小麦轮作、胡麻连作、胡麻与小麦间作模式下的土壤脲酶活性变化规律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其余3种酶活性变化规律发生改变,说明深层土壤酶活性受到外因的干扰增多。合理的作物种植模式可以明显影响作物的产量及产量构成,轮作制度有效的缓解了胡麻连作带来的连作危害,而间作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连作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但是效果有限。

  • 相关文献

[1]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轮休制度下胡麻栽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研究. CHEN Jun,陈军,WANG Li-guang,王立光,YE Chun-lei,叶春雷. 2018

[2]不同种植模式对甘肃中部高寒区胡麻田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罗影,王立光,陈军,叶春雷,张仁陟,罗俊杰. 2017

[3]耕作制度对胡麻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陈军,王立光,叶春雷,李进京,欧巧明,罗俊杰. 2019

[4]密氮互作对灌区胡麻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谢亚萍,吕忠诚,王利民,张建平,宋满刚,史学芬,赵玮,赵利,李闻娟,齐燕妮,党照,杨婷,王斌,雷康宁,剡斌,崔政军. 2021

[5]胡麻/小麦间作与胡麻-小麦轮作对土壤理化特性及胡麻生长的影响. 王立光,叶春雷,陈军,李进京,罗俊杰. 2021

[6]5种杀菌剂对胡麻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叶春雷,陈军,李进京,王炜,欧巧明,罗俊杰,张辉,周宇. 2020

[7]旧膜二次利用方式对旱地胡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王世红,吴兵. 2013

[8]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胡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陈军,叶春雷,王炜,李进京. 2024

[9]钾肥和密度对胡麻干物质及钾积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谢亚萍,牛小霞,牛俊义,杨天庆,吕忠诚,张建平,赵玮,剡斌. 2017

[10]杂草伴生时间对胡麻产量的影响. 余红,牛树君,胡冠芳,李玉奇. 2016

[11]胡麻硒肥肥效试验初探. 叶春雷,陈军,李进京,党占海,罗俊杰. 2018

[12]基因型与环境对胡麻产量和脂肪酸的影响. 党照,王利民,齐燕妮,李闻娟,汪平,谢亚萍,赵玮,张建平. 2024

[13]杂草伴生时间对胡麻产量的影响. 赵峰,牛树君,胡冠芳,刘敏艳. 2016

[14]播期对胡麻田间杂草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刘卫东,李玉奇,牛树君,刘敏艳,余海涛,胡冠芳. 2015

[15]播种密度对胡麻田杂草发生及胡麻产量的影响. 余红,牛树君,胡冠芳,李玉奇. 2016

[16]施氮量对胡麻产量相关生理因子、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斌,谢亚萍,牛小霞,牛俊义. 2017

[17]种植密度对旱地胡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叶春雷,石有太,罗俊杰,谢志军,王方. 2014

[18]种植密度和钾肥用量对胡麻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谢亚萍,牛俊义,剡斌,袁天佑,刘栋,杨天庆,赵玮. 2017

[19]不同肥料配比对旱地胡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叶春雷,罗俊杰,石有太,谢志军,王方. 2015

[20]播种量+施肥量对水分胁迫下胡麻生长、产量及收获指数效应研究. 陈军,叶春雷,李进京,罗俊杰,严兴初,王炜,汪磊.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