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接种根瘤菌后根剖形态变化观察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世贞 1 ; Ladh.,JK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根瘤菌;次生根;瘤状结构

期刊名称: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ISSN: 1000-7121

年卷期: 1997 年 012 卷 002 期

页码: 49-54

摘要: 水稻接种根瘤菌后2-3D,在显微镜下观察,水稻根表面和根毛上开始有根瘤菌吸附,根毛产生变形,末端膨大、微弯;接后4-7D,粘附在根表和根毛上的根瘤菌密度加大,且不同水稻品种对根瘤菌的吸附情况有所不同.

  • 相关文献

[1]鲜食大豆根瘤菌应用研究. 胡润芳,张玉梅,蓝新隆,林国强. 2021

[2]不同紫云英品种与根瘤菌匹配对结瘤固氮的影响. 钟少杰,林诚,李文霞,林新坚. 2014

[3]不同施肥处理与接种根瘤菌对黄泥田紫云英产量及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 王飞,林诚,林新坚,李昱,李清华,何春梅. 2011

[4]VA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翼豆生长、固氮的影响. 郑伟文,宋亚娜. 2000

[5]诱导根瘤菌与稻类结瘤共生的探索研究. 黄世贞,林妙灵,丁武. 1992

[6]酸性土壤中决明属牧草高效根瘤菌的分离及筛选. 杨庆,王义祥,李欣欣,翁伯琦,廖红. 2020

[7]根瘤菌菌剂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管凤贞,邱宏端,陈济琛,林新坚. 2012

[8]超级杂交稻恢复系"航1号"的选育与应用. 谢华安. 2005

[9]中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实践与展望. Hua' an Xie,谢华安. 2012

[10]福建省水稻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翁国华. 2002

[11]水稻内生细菌与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 刘波,胡桂萍,朱育菁,郑雪芳,苏明星. 2010

[12]水稻品种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朱育菁,刘波,胡桂萍,郑雪芳,史怀. 2010

[13]基于正向遗传学策略解析水稻免疫相关性状分子机制. 陈松彪. 2014

[14]水稻白转绿突变体的特性、遗传及其育种应用. 房贤涛,马洪丽,赵福源,章清杞,张书标. 2009

[15]移栽灵混防治旱育秧立枯病和提高秧苗素质的研究. 刘浩官,宋宝京. 1997

[16]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雄蕊维管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刘利华,周天理. 1992

[17]表达广谱抗真菌蛋白转基因水稻元素组成分析. 姚清华,宋永康,陈丽华,李玥仁. 2012

[18]硒肥对早、晚季水稻精米和米糠中硒含量变化的影响. 江川,王金英,李书柯,彭雪娟. 2008

[19]稻田人工生物圈的调控技术研究. 林忠华. 1997

[20]6个水稻叶色白转绿光温敏核不育突变体的育种研究. 房贤涛,马洪丽,赵福源,章清杞,张书标.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