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与多枝赖草耐盐纯合易位系的培育及鉴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魏景芳

作者: 魏景芳 1 ; 秦君 2 ; 王淳 1 ; 李冬杰 1 ; 孙敬三 3 ;

作者机构: 1.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3.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多枝赖草;属间杂种;花药培养;易位系;远缘杂交;分子标记

会议名称: 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304-308

摘要: 以小麦与多枝赖草属间杂种花药培养获得的纯合后代纯系为材料,经过细胞学观察、田间选拔、抗性鉴定、综合农艺性状调查以及小区产量对比试验,从中初步筛选鉴定出具有外源耐盐性状、且农艺性状好的材料,再经分子标记(GISH)鉴定纯合易位系.表明花药培养可有效克服小麦远缘杂交后代的疯狂分离,并可促进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具有丰富变异且可稳定遗传的后代,大大缩短了小麦远缘杂交导入外源基因的年限.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与多枝赖草耐盐纯合易位系的培育及GISH鉴定. 魏景芳,秦君,王淳,李冬杰,孙敬三. 2004

[2]小麦与多枝赖草属间杂种后代纯系的获得及其遗传学研究. 魏景芳,李祎,秦君,张红梅. 2000

[3]小麦×玉米杂交后代的蛋白质及酯酶同工酶分析. 刘辉,陈纯贤,孙敬三,王子宁,郭北海,方仁,王景林. 1996

[4]利用小穗培养克服小麦与玉米杂种的幼胚败育. 崔海瑞,方仁,王景林,孙敬三,路铁刚. 1992

[5]谷氨酰胺在小麦花药培养中的作用之探讨. 张艳敏,郭北海,李洪杰,温之雨,王子宁,蒋春志,李辉,王培. 2001

[6]小麦新品种花521的选育. 温之雨,王培,张艳敏. 2000

[7]碳源组份及浓度对小麦花药培养和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兰素缺,李光威,权书月,李杏普,刘玉平,侯红军,高红欣. 2002

[8]六倍体山羊草与普通小麦杂种F_1细胞学研究. 李洪杰,方仁,郭北海,王子宁,裴翠娟,崔海瑞. 1994

[9]小麦细胞分裂间期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李洪杰,朱至清,杜立群,郭北海,石云素,唐顺学,李义文,贾旭. 1999

[10]小麦成熟期QTL定位与分析. 董爽爽,Dong Shuang-shuang,Wang Li-bing,王利彬,Cheng Dun-gong,程敦公,任勇. 2018

[11]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进展. 康苏花,兰素缺,李杏普,柏峰. 2010

[12]我国小麦主推品种穗发芽抗性鉴定及相关分子标记的评价. 孙果忠,游光霞,孙京燕,张秀英,武淑祯,苑菲,王海波,肖世和. 2010

[13]普通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抑制基因Ph1分子标记的验证和筛选. 李孟军,周硕,李亚青,张士昌,彭义峰,张楠,史占良. 2019

[14]小麦耐热分子标记Xwmc44的鉴定及分析. 刘子会,刘畅,彭义峰,李国良,张华宁,张红梅,段硕楠,郭秀林. 2021

[15]小麦籽粒性状热感指数相关分子标记的鉴定及分析. 邵雪飞,李国良,杨阳,付才,李孟军,赵敏,刘子会. 2021

[16]国际小麦育种研究趋势分析. 何中虎,夏先春,罗晶,辛志勇,孔秀英,景蕊莲,吴振录,李杏普. 2006

[17]小麦Rht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兰素缺,李杏普. 2008

[18]小麦遗传资源抗白粉病基因的STS标记检测. 孟雅宁,徐有,张业伦,兰素缺,裴翠娟,李杏普,王伟. 2012

[19]小麦矮秆基因研究和利用现状. 赵和. 2004

[20]小麦品种(系)的白粉病抗性鉴定及分子标记的实用性评价. 雷秀玉,杜金友,孙果忠.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