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鹿秀云
作者: 鹿秀云 1 ; 李社增 1 ; 栗秋生 1 ; 孔令晓 1 ; 刘杰 2 ; 马平 1 ; 高胜国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保定,071001
2.河北农业大学,保定,071000
关键词: 玉米弯孢叶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生物防治;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
会议名称: 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三届生物农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
页码: 255-261
摘要: 通过平板对峙、温室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筛选到1株对玉米叶斑病(包括大斑病、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具有较好防效的细菌菌株ST-87-14.温室盆栽试验显示其对玉米弯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可达100﹪,对于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3.30﹪和87.60﹪.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T-87-14防治玉米弯孢叶斑病的效果达52.04﹪,对于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43.56﹪和48.16﹪.通过温室试验,证明菌株ST-87-14的菌体和胞外代谢产物都能够对玉米叶斑病起到防病作用.通过16srDNA序列测定和生理生化鉴定明确了菌株ST-87-14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通过对常见11种病原真菌的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生防细菌ST-87-14具有较广的抑菌谱.通过单因子实验,确定了生防细菌ST-87-14发酵培养基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豆饼粉.通过L9(34)正交实验优化出该菌的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豆饼粉2﹪,NaCl0.1﹪,CaCO30.1﹪,KH2PO40.02﹪和MgSO4·7H2O0.03﹪.
分类号: TQ455.5`S435.131.49
- 相关文献
[1]玉米叶斑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发酵培养基优化. 鹿秀云,李社增,栗秋生,孔令晓,刘杰,马平,高胜国. 2006
[2]一株西瓜枯萎病生防菌的鉴定与田间防效. 王亚娇,栗秋生,纪莉景,肖颖,孔令晓. 2021
[3]黄瓜白粉病生防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鹿秀云,李社增,马平,高胜国,赵云,孙瑶. 2006
[4]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生防细菌NCD-2的田间效果评价及其鉴定. 李社增,鹿秀云,马平,高胜国,刘杏忠,刘干. 2005
[5]枯草芽孢杆菌BAB-1脂肽类抑菌物质的鉴定. 李宝庆,鹿秀云,郭庆港,钱常娣,李社增,马平. 2009
[6]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杜立新,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冯书亮,曹克强,王容燕,王金耀,曹伟平. 2004
[7]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防治棉花土传病害的分子机理. 郭庆港,李社增,陆秀云,张晓云,马平. 2015
[8]海南三亚和黄淮海地区玉米小斑病菌致病性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常佳迎,刘树森,石洁,郭宁,张海剑,马红霞,杨春凤. 2020
[9]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扫描电镜观察. 崔洋,刘克明,魏建昆,张召铎,刘植义. 1990
[10]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强致病力菌的抗病性检测. 赵聚莹,屈振刚,贾海民,陈丹,李术臣. 2010
[11]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玉米离蠕孢dsRNA病毒的检测及带毒菌株的生物学特征. 王亚娇,栗秋生,吴玉星,李聪聪,孔令晓. 2021
[12]真菌病毒BmPV1抑制Bipolaris maydis侵染寄主作用研究. 王亚娇,及增发,栗秋生,吴玉星,韩森,孔令晓. 2024
[13]防治玉米叶斑病高效药剂筛选及药剂减施增效技术. 李聪聪,王亚娇,栗秋生,吴玉星,王鹏,孔令晓. 2022
[14]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对黄淮海夏玉米区主要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郭宁,马井玉,张海剑,石洁,李坡,孙华. 2017
[15]玉米小斑病菌AFLP反应体系的优化. 冯为民,纪莉景,李聪聪,孔令晓. 2011
[16]18%吡唑醚菌酯FS包衣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 张海剑,索相敏. 2016
[17]钙调素拮抗剂及钙螯合剂对玉米大斑病病原孢子萌发的影响. 高志强,程增书. 1993
[18]2009年河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致病力测定. JI Li-jing,纪莉景,LI Qiu-sheng. 2011
[19]具分泌几丁质酶活性的生防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石磊,杜锦锦,郭庆港,李宝庆,鹿秀云,李社增,马平. 2013
[20]生防细菌 SFJ-7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拜有玉,王翠霞,纪莉景,孔令晓.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防治葡萄灰霉病的贝莱斯芽胞杆菌HMB28023筛选及其抑菌物质
作者:张晓云;王雪美;丛蓉;陈秀叶;鹿秀云;李社增;郭庆港;马平
关键词:贝莱斯芽胞杆菌;灰葡萄孢菌;脂肽;生物防治
-
真菌病毒BmPV1抑制Bipolaris maydis侵染寄主作用研究
作者:王亚娇;及增发;栗秋生;吴玉星;韩森;孔令晓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真菌病毒BmPV1;弱毒性;荧光标记;侵染过程
-
外源添加L-脯氨酸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赵卫松;郭庆港;崔钠淇;鹿秀云;李社增;马平
关键词:L-脯氨酸;根际微生物;棉花黄萎病;大丽轮枝菌;土壤养分
-
新形势下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运行的实践与思考-以国家植物保护保定观测实验站为例
作者:杜宇茜;栗秋生;马广源
关键词:农业科技工作;科学观测实验站;管理
-
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G36种子处理干粉剂的制备及其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
作者:赵卫松;郭庆港;鹿秀云;勾建军;赵鸣;李社增;马平
关键词:西兰花残体干粉;解淀粉芽胞杆菌;种子处理;棉花黄萎病;微生物菌剂
-
马铃薯促生防病芽胞杆菌配比筛选
作者:张晓云;丛蓉;赵卫松;苏振贺;郭庆港;张丽红;李社增;马平
关键词:配比比例;促生作用;马铃薯黄萎病;防治效果
-
西瓜黄萎病菌种群结构类型及致病性分析
作者:鹿秀云;苏振贺;刘晓萌;商俊燕;王莹;张晓云;郭庆港;李社增;马平
关键词:西瓜;黄萎病;大丽轮枝菌;生理型;生理小种;交配型;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