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耐虫性反应及稻株营养成分的变化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陈建明

作者: 陈建明 1 ; 俞晓平 1 ; 吕仲贤 1 ; 郑许松 1 ; 徐红星 1 ; 程家安 2 ; 刘光杰 3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杭州)

2.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杭州)

3.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杭州)

关键词: 白背飞虱;水稻品种;耐虫性;稻株营养成分

会议名称: 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昆虫学会

页码: 377-385

摘要: 本文测定了不同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耐虫性反应及稻株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中抗品种N22、绿源占1号、Mudgo、K89-B5和94D-22具有较高的耐虫性,品种Ptb33和中组74以抗生性为主,汕优63有较弱的耐虫性,感虫品种TN1、秀水11不具有耐虫性.在白背飞虱危害后,耐虫品种稻株中全氮量和可溶性总糖量增加,氮/糖比变化率明显下降;而感虫品种的全氮量和可溶性总糖量下降,氮/糖比变化率明显增加.不同品种受害后体内大多数氨基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品种间氨基酸含量减少的种类不同,TN1品种只有丙氨酸含量减少,N22品种除丙氨酸外蛋氨酸和苏氨酸含量也明显减少,Ptb33品种仅精氨酸略有减少.

分类号: S435.112.3

  • 相关文献

[1]不同水稻品种受褐飞虱危害后体内生理指标的变化. 陈建明,俞晓平,程家安,吕仲贤,徐红星. 2003

[2]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 黄次伟,冯炳灿,陈建明. 1994

[3]不同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产卵的影响. 俞晓平,巫国瑞,胡萃. 1990

[4]施氮对白背飞虱在水稻上适应性的影响. 徐红星,张珏锋,郑许松,俞晓平,吕仲贤. 2009

[5]水稻植株光合作用能力的变化与其抗白背飞虱的关系. 陈建明 ,俞晓平,陈俊伟,吕仲贤,程家安,陶林勇,郑许松,徐红星. 2003

[6]白背飞虱取食为害后水稻植株光合作用能力的变化与抗虫性的关系. 陈建明,俞晓平,陈俊伟,吕仲贤,程家安,郑许松,徐红星,刘光杰. 2002

[7]水稻植株防御白背飞虱为害的某些生理反应. 陈建明,俞晓平,葛秀春,吕仲贤,程家安,颜红岚,刘光杰,郑许松,陶林勇,孔令军. 2000

[8]植物耐虫性研究进展. 陈建明,俞晓平,程家安,郑许松,徐红星,吕仲贤,张珏锋,陈列忠. 2005

[9]双季稻白背飞虱的被寄生率暨存活率分析. 祝增荣,陈建明,程家安,黄次伟,华丘林. 2004

[10]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对几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王彦华,苍涛,赵学平,吴长兴,陈丽萍,俞瑞鲜,吴声敢,王强. 2009

[11]转cry1C和cry2A基因Bt水稻对白背飞虱生长、发育及繁殖的继代影响. 刘凯,杨亚军,田俊策,徐红星,郑许松,吕仲贤. 2014

[12]水稻抗虫品种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 俞晓平,巫国瑞,陶林勇,王成良,徐启强. 1993

[13]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及其与稻株营养成分的关系. 俞晓平,巫国瑞,胡萃. 1989

[14]不同氮肥水平下转Bt基因水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生态适应性的继代影响. 刘凯,杨亚军,田俊策,鲁艳辉,徐红星,郑许松,吕仲贤. 2016

[15]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表现. 巫国瑞,俞晓平,R.C.Saxena. 1991

[16]采用MiSeq测序技术分析3种飞虱中肠内容物的菌群结构. 张珏锋,俞叶飞,李芳,钟海英,陈建明. 2020

[17]白背飞虱对水稻抗虫品种N_(22)的适应性研究. 陈建明,俞晓平,吕仲贤,陶林勇,郑许松,徐红星,程家安. 2003

[18]超级稻品种(材料)抗病虫性的鉴定. 沈君辉,毛雪琴,孙国昌,刘光杰,程式华. 2002

[19]超级稻品种(材料)抗病虫性的鉴定. 沈群辉,毛雪琴,孙国昌,刘光杰,程式华. 2002

[20]我国新育成水稻品种(材料)抗病虫性与米质的评价研究. 孙国昌,闵捷,吕仲贤,朱小源,肖放华,袁筱萍,沈君辉,毛雪琴,王汉荣,赵新华,杨祁云,陈能.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