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柯汉英
作者: 柯汉英 1 ; 李香菊 2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植保总站(石家庄)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关键词: 玉米;封杀;除草
会议名称: 第七届全国杂草科学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229-232
摘要: 随着玉米田免耕农作制度的推广和长期使用单一的除草剂品种,玉米田杂草种群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为杂草种类增多,有些过去处于劣势地位的杂草逐步上升为优势种群,如铁苋菜、马齿苋、牛筋草、反枝苋、猪秧秧等.导致一些多年使用的除草剂,如乙阿合剂、乙草胺、丁阿合剂等除草效果下降.尤其是免耕玉米田很多杂草已经出土,单一使用这些除草剂往往难以控制草害.采用20﹪克无踪水剂与这些除草剂混合使用,能对多种杂草同时起到"封"和"杀"的效果,即对已出土的杂草直接杀灭,对未出土的杂草进行封闭除治.表现出杀草范围广、除治效果好,是当前生产中实效性强的化学除草技术.
分类号: S451.222`S513.053
- 相关文献
[1]农达与乙阿合剂桶混防除免耕玉米田杂草试验报告. 李香菊,王贵启,王勤. 2001
[2]41%异丙草-莠悬乳剂对高丹草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研究. 张莉萍,刘贵波,谢楠,赵海明,曹永利. 2006
[3]免耕玉米田除草剂混合应用研究. 李香菊,苏立军,李秉华,张丽华. 2004
[4]19%丁·扑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旱育秧田杂草研究. 孙福华,王凤芝,张晓东. 2005
[5]41%异丙草-莠悬乳剂防除狼尾草田杂草效果初报. 刘贵波,谢楠,赵海明,乔仁甫. 2006
[6]河北省玉米主推品种抗玉米粗缩病性鉴定. 路银贵,田兰芝,苗洪芹,邸垫平,张爱红. 2011
[7]植物诱饵对二点委夜蛾幼虫的诱杀效果研究初报. 张志英,安立云,李智慧,马继芳,董志平. 2011
[8]关于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Zhang Dong-min,张动敏,Zhang Wen-ying,张文英,Song Wei,宋炜,Wang Yan-bing. 2012
[9]玉米重大新害虫二点委夜蛾暴发机制及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姜京宇,王振营,姜玉英. 2014
[10]玉米抗玉米粗缩病田间自然鉴定影响因素的研究. 田兰芝,路银贵,邸垫平,苗洪芹. 2005
[11]玉米瘤黑粉病人工接种技术研究. 石洁,刘玉英,张老章,刘粤阳,孟娟,刘树森. 2004
[12]机械免耕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及生产效益的影响. 王秀,赵四申,高清海,马大敏. 2000
[13]微肥与农药配施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及增产效果. 张彦才,周晓芬,李巧云,刘全清,马志强. 2004
[14]玉米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方法及不同杂交种抗旱性比较研究. 董志强,贾秀领,张丽华,姚艳荣,申海平,籍俊杰. 2010
[15]玉米-紫花苜蓿间作效应研究. 刘忠宽,秦文利,智健飞,刘振宇. 2009
[16]新耕作制度下小麦玉米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动态及防控对策. 董志平,郝延堂,柴同海,邵立峡,李润需,姜京宇,宋银芳,董立,马继芳,甘耀进,许佑辉,李智慧. 2009
[17]安全剂cyprosulfamide对烟嘧磺隆的解毒作用. LIU Xiao-min,刘小民,ZHANG Hong-jun,张宏军,LI Bing-hua. 2014
[18]一种二点委夜蛾人工接虫方法的建立和种衣剂防治效果评价. 张海剑,郭宁,石洁. 2016
[19]玉米致死性坏死病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现状. 李耀发,党志红. 2016
[20]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CF5-11111的选育及抗病研究. 马春红,邵萍,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贾银锁,张文英.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荠菜对苯磺隆抗药性分子机理初探
作者:王贵启;李香菊;王建平;曹洪玉;牛宏波
关键词:荠菜;苯磺隆;抗药性;点突变
-
PPM法确定异丙隆对几种冬小麦田主要杂草的最低致死剂量
作者:王贵启;李香菊;崔海兰;刘学;李秉华
关键词:最低致死剂量;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异丙隆;杂草防治;小麦安全性
-
醚苯磺隆在小麦田的除草效果及其残留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
作者:王贵启;李香菊;李秉华;苏立军
关键词:醚苯磺隆;除草效果;残留;后茬作物;安全性
-
农药飘移状况的室内模拟测定
作者:王贵启;李香菊;苏立军;樊翠芹
关键词:农药;雾滴飘移;分光光度法;室内条件;试验方法
-
不同大豆品种对乙草胺的敏感性研究
作者:王贵启;李香菊;李秉华;苏立军
关键词:乙草胺;大豆;品种;产量;品质
-
河北省南部小麦田节节麦发生特点及综合防除措施研究
作者:段美生;杨宽林;李香菊;王贵启
关键词:节节麦;发生特点;综合防除
-
芸薹素内酯乳油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樊翠芹;李香菊;王贵启;苏立军;李秉华
关键词:芸薹素内酯;大豆;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