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香蕉黑星病病原学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蒲金基

作者: 蒲金基 1 ; 谢艺贤 1 ; 张欣 1 ; 漆艳香 1 ; 张辉强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

关键词: 香蕉;黑星病菌;生物学特性;形态学;病原学

会议名称: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青年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页码: 168-174

摘要: 本文从田间采集、分离和鉴定了香蕉黑星病病原为Macrophomamusae.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在PDA平板上,香蕉黑星病菌在5℃-30℃均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最适生长温度是28℃,PDA、PSA和V8培养基上生长较好,病原菌在pH3-pH10均能生长,pH4-pH8生长较好,pH7生长最佳,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糖对病原菌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以蔗糖、果糖、葡萄糖最好,淀粉和乳糖最差,PDA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氮源对病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在氯化铵上不能生长,光照和振荡培养对病原菌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病原菌的致死温度为55℃10min.

分类号: S436.68`S432.1

  • 相关文献

[1]香蕉黑星病菌形态与生物学特性. 蒲金基,张欣,谢艺贤,漆艳香,张辉强. 2006

[2]香蕉黑星病菌黑色素合成关键酶小柱孢酮脱氢酶基因SCD的克隆与分析. 庞仪,蒲金基,陈新平,陈照,肖星,李建国. 2008

[3]广斧螳室内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玉洁,吴娇,黎荣欣,赵怡楠,赵冬香. 2014

[4]油棕象甲室内生物学特性及形态观察. 岳建军,严珍,陈泽坦,林位夫,黄贵修. 2014

[5]二疣犀甲室内生物学特性及形态观察. 钟宝珠,吕朝军,王东明,覃伟权,李洪,王智. 2013

[6]云南河口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赵素梅,陈伟强,谢艺贤,王萌,李芹,张欣,张建春,刘学敏,张光勇,权德才,邓成菊. 2012

[7]香蕉大灰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桑利伟,郑服丛. 2007

[8]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桑利伟,刘爱勤,吴伟怀,孙世伟,郑服丛. 2008

[9]广西香蕉煤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杨迪,杜婵娟,叶云峰,张晋,潘连富,张欣,付岗. 2021

[10]中国炭墩菌属的补充记载(二). 马海霞,杜忠伟,李玉. 2017

[11]基于形态学与SSR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齐张华,李丹,姚晓文,张银东,欧文军. 2022

[12]海南发现新入侵害虫-橘绵粉虱Aleurothrixus floccosus(Maskell). 虞国跃,王山宁,刘博,阎伟,李洪. 2019

[13]外来种小巢粉虱Paraleyrodes minei的识别及寄主植物. 虞国跃,彭正强,温海波,符悦冠. 2014

[14]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花药愈伤组织形态发生和组织学研究. 谭德冠,汪萌,孙雪飘,张家明. 2009

[15]我国新发现一种重要外来入侵害虫——海枣异胸潜甲Javeta pallida Baly. 虞国跃,马光昌,金涛,温海波,彭正强. 2018

[16]福建水生植物浮萍的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叶松建,韩冰莹,张家明. 2017

[17]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芒果畸形病的病原菌. 杨顺锦,詹儒林,柳凤,赵艳龙,常金梅,何衍彪. 2011

[18]螺旋粉虱成虫消化系统的形态学与组织学研究. 周乃珍,倪曼,胡好远,符悦冠,张盛周. 2011

[19]海南、广西发现外来双钩巢粉虱. 虞国跃,符悦冠,贤振华. 2010

[20]真菌分类技术的研究进展. 缪承杜,洪葵.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