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us HBm1菌株杀虫活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勤英

作者: 王勤英 1 ; 李秀花 2 ; 南宫自艳 1 ; 陆秀君 1 ; 刘建密 1 ; 宋萍 1 ; 孔俊英 1 ;

作者机构: 1.河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保定,071001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保定,071000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生物测定;胃毒活性;嗜线虫致病杆菌;昆虫病原细菌;杀虫谱;杀虫活性

会议名称: 河北省植物保护学会2004年会员代表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河北省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171-175

摘要: 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us HBm1是与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HBm1共生的昆虫病原细菌.生测结果显示,该菌株有较广的杀虫谱,对小菜蛾2龄幼虫72h的校正死亡率达100%;对菜青虫初孵幼虫120h的校正死亡率达97.6%;对棉铃虫、甜菜夜蛾、玉米螟和粘虫等初孵幼虫的体重抑制率在120h分别为98.74%、97.43%、75.80%和68.85%.该菌株胞外和胞内均含有胃毒素和血腔毒素,经85%饱和(NH4)2SO4沉淀并透析后得到的胞外和胞内蛋白提取物对初孵棉铃虫幼虫的相对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5.62%和95.25%,对5龄大蜡螟幼虫分别血腔注射(10μl/larva)胞外和胞内蛋白毒素提取物,24h大蜡螟死亡率均达到100%.胞外和胞内蛋白毒素提取物能耐70℃处理10min,其杀虫活性没有显著变化,80℃处理10min,其杀虫活性显著下降。

分类号: S432.45`S476.1

  • 相关文献

[1]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李秀花,马娟,姜占发,李永国,陈书龙. 2009

[2]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杀虫蛋白的纯化及活性鉴定. 王勤英,南宫自艳,陆秀君,李秀花,李国勋,崔龙. 2005

[3]三种斯氏线虫与其共生细菌之间的专化性. 张军鸽,漆永红,马娟,刘长仲,陈书龙. 2008

[4]芜菁夜蛾斯氏线虫G26侵染期幼虫cDNA文库的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分析. 马娟,张军鸽,李秀花,李敏权,陈书龙. 2008

[5]Steinernema feltiae和Heterorhabditis megidis侵染前行为对其侵染力的影响. 陈书龙,李秀花,林英杰. 2004

[6]河北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调查. 陈书龙,李秀花,史均环. 2006

[7]河北省异小杆类昆虫病原线虫种类鉴定. 陈书龙,李秀花,Maurice Moens. 2005

[8]昆虫病原线虫对二点委夜蛾致病力的研究. 雷利平,南宫自艳,李立涛,董志平,王勤英. 2013

[9]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薯蚁象的致病力测定. 于海滨,马娟,王容燕,耿亚玲,陈书龙. 2012

[10]大丽轮枝菌粗毒素在棉花根冠细胞生物学测定方法上的研究. 范尉尉,陈霞,马春红,李广敏,张香云,耿军义. 2006

[11]金针虫室内毒力测定方法筛选. 李耀发,党志红,高占林,潘小花,潘文亮. 2014

[12]二甲戊灵室内除草毒力测定. 许贤,王贵启,李丽珍. 2007

[13]以玉米螟测定苏云金杆菌CS_(3ab)—1986制剂毒力效价的研究. 黎新莹,冯书亮,傅韵琴,范秀华,邢建民. 1990

[14]我国高效苏芸金杆菌菌株对玉米螟毒力的初步评比. 黎新莹,冯书亮,傅韵琴,罗绍彬,任改新,朱呈智. 1987

[15]戊炔草胺室内毒力测定. 王贵启,司长俊,郭双梅. 2005

[16]戊炔草胺毒力测定. 王贵启,司长俊,郭双梅. 2005

[17]二点委夜蛾幼虫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筛选与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石洁,郭宁,王振营. 2012

[18]用亚洲玉米螟测定苏芸金杆菌制剂毒力效价的研究. 黎新莹,冯书亮,傅韵琴,范秀华,邢建民. 1991

[19]一株粘质沙雷氏菌菌株的鉴定及对黄胫小车蝗的毒力测定. 冯书亮,曹伟平,范秀华,王容燕,松本继男. 2002

[20]我国昆虫病原线虫的资源调查与利用. 马娟,李秀花,王容燕,高波.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