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光谱指数进行冬小麦变量施肥的可行性及其效益评价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作者: ^A梁红霞^B1%^A黄文江^B2%^A刘良云^B3%^A王纪华^B4%^A赵春江^B5 1 ;

作者机构: 1.^A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9

关键词: 田间管理;变量施肥;土壤监测;遥感技术

会议名称: 2005年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

主办单位: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

页码: 461-466

摘要: 变量施肥技术作为精准农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如果能以适时获得的高光谱数据代替传统繁琐的实验室土壤养分测定数据来指导变量施肥实践,那将对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研究根据冬小麦起身拔节期冠层光谱数据,选用反映冬小麦长势信息的优化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进行变量施肥,对光谱指数(OSAVI)指导变量施肥实践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起身拔节期的冠层光谱特征值与产量之间表现出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可以根据起身期的冠层光谱特征值预测当季作物目标产量。对变量施肥效益也做了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变量施肥能够改善冬小麦的长势差异状况,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降低各处理产量之间的变异,但各处理籽粒品质之间的差异却略有增加。

分类号: S147.21`S127

  • 相关文献

[1]国家精准农业示范基地土壤养分变异特征研究. ^A陈立平^B1%^A薛绪掌^B2%^A孟志军^B3%^A赵春江^B4. 2005

[2]基于地物光谱数据的小麦氮肥追施量算法及其效果. ^A薛绪掌^B1%^A陈立平^B2%^A孟志军^B3%^A王秀^B4. 2005

[3]不同肥力水平下变量施肥尺度效应的理论研究. ^A薛绪掌^B1%^A陈立平^B2%^A潘瑜春^B3%^A王秀^B4%^A赵春江^B5. 2005

[4]一种变量作业模拟测试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A孟志军^B1%^A王秀^B2%^A田凯^B3%^A李吉望^B4. 2005

[5]农田土壤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平台. 张瑞瑞,陈立平,郭建华,王彦集,徐刚. 2008

[6]基于ARM微处理器的田间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研究. 李红岩,王秀,侯媛彬,尹慧敏. 2006

[7]基于GIS的变量施肥尺度效应模拟系统. 潘瑜春,薛绪掌,陈立平,赵春江. 2005

[8]基于知识模型与WebGIS的精准农业处方智能生成系统研究. 陈云坪,赵春江,王秀,马金锋,田振坤. 2007

[9]基于遥感数据和作物生长模型的小麦变量施肥研究进展. 蒋阿宁,刘克礼,赵春江,黄文江,王纪华,刘良云,薛绪掌. 2006

[10]不同尺度冬小麦氮素遥感监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鲍艳松,王纪华,刘良云,李小文,李翔,黄文江,唐怡. 2007

[11]基于近地光谱探测技术的冬小麦变量施肥. 杨玮,王秀,马伟,李民赞. 2007

[12]基于多时相航空高光谱遥感影像的冬小麦长势空间变异研究. 宋晓宇,王纪华,阎广建,黄文江,刘良云. 2010

[13]基于光谱指数的变量施肥对冬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及其效益分析. 蒋阿宁,黄文江,赵春江,刘良云,王纪华,刘克礼. 2007

[14]基于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变量施肥效应研究. 蒋阿宁,黄文江,赵春江,刘克礼,刘良云,王纪华. 2007

[15]基于CAN总线的变量施肥控制系统. 付卫强,孟志军,黄文倩,陈立平,王秀. 2008

[16]小麦种行肥行精准拟合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研究. 安晓飞,付卫强,王培,魏学礼,李立伟,孟志军. 2019

[17]基于遥感数据的冬小麦长势监测和变量施肥研究进展. 梁红霞,马友华,黄文江,刘良云,王纪华,赵春江,薛绪掌. 2005

[18]基于高光谱响应与模拟模型的冬小麦变量追氮研究. 蒋阿宁,黄文江,王纪华,刘克礼,赵春江,刘良云. 2007

[19]变量施肥条件下冬小麦植株氮与生物量的时空变异. 马亚斌,宋晓宇,全斌,杨贵军,竞霞,刘晓. 2015

[20]土壤精准管理变量施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侯顺艳,王秀,薛绪掌,屈平.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