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温光生态效应对春玉米物质生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戴明宏

作者: 戴明宏 1 ; 单成钢 2 ; 王璞 3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193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北京,100097

3.山东农业科学院,中草药核技术与航人育种研究中心,济南,250100

关键词: 华北平原;春玉米;播期;生态效应;干物质积累

会议名称: 首届中国博士后农业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页码: 35-41

摘要: 为进一步优化北京地区的春玉米生产,通过设计不同的播期,研究了不同温光生态条件与玉米物质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播期从4月底推迟至5月底时:春玉米平均增产17.6%,穗粒数增加了15.4%,而千粒重增加4.3%;玉米灌浆中期(吐丝后16-45 d)和后期(吐丝后46 d-成熟)的光温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主要表现在日均光辐射强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3.6%和10%),日均温明显下降(1.7和4.3℃),日均温差则明显增加(4.3和3.1℃).相关分析表明,灌浆中后期日辐射量以及日温差的增大是推迟播期后春玉米增产的主要气候因素.灌浆中后期日均温的降低和日温差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春玉米的绿叶持续期,同时有利于加强后期的光合势,主要表现在成熟期LAI的增大.另外,推迟播期后,大喇叭口期至乳熟期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增加与穗粒数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前者的增加主要得益于营养生长期相对较高的日均温.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温光生态效应对春玉米物质生产的影响. 戴明宏,单成钢,王璞. 2009

[2]基于CERES-Maize模型春玉米水分优化管理决策. 戴明宏,赵久然,Wilhelm Claupein,王璞. 2009

[3]华北平原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灌浆特性对水分亏缺的响应. 杨再洁,史磊刚,文新亚,陈阜. 2013

[4]华北平原农田耕作便利度评价研究. 任艳敏,刘玉,潘瑜春,胡月明. 2018

[5]华北平原大气氮素沉降的时空变异. 张颖,刘学军,张福锁,巨晓棠,邹国元,胡克林. 2006

[6]动物微生物制剂在水产业的应用. 刘晓鹏,黄文. 2000

[7]华北灌溉区秸秆焚烧与直接还田生态效应研究. 王爱玲,高旺盛,洪春梅. 2003

[8]都市农业还要不要发展畜牧业——以北京为例,不必谈“畜”色变. 文化,姜翠红,贾劲松. 2007

[9]日光温室黄瓜干物质积累模型研究. 王尧,宋卫堂,乔晓军,蒋俊鹏. 2004

[10]日光温室内作物干物质积累预测新方法研究. 张云鹤,乔晓军,王成. 2005

[11]日光温室黄瓜干物质积累模型研究. 王尧,宋卫堂,乔晓军,蒋俊鹏. 2004

[12]夏玉米植株干物质、氮磷钾养分积累速度和时间的动态分析. 肖强,闫连波,朱欣宇,张怀文,曹兵,倪小会,李丽霞,杨俊刚,黄德明,衣文平. 2014

[13]夏玉米叶、鞘、茎和穗干物质积累的动力学研究. 许俊香,黄德明,李钰飞,孙钦平,刘本生,李吉进. 2018

[14]旱作玉米施用氮肥对土壤氮素淋溶和移动的影响. 郭建华,赵春江,王秀,孟志军,马伟. 2007

[15]东北地区春玉米物候期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淮贺举,李存军,李奇峰,史磊刚,陶欢,胡海棠,陈阜. 2019

[16]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淮贺举,孙宁,史磊刚,李奇峰,胡海棠,陶欢,李存军. 2020

[17]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 戴明宏,赵久然,杨国航,王荣焕. 2010

[18]北方旱作条件下玉米施用氮肥对氮吸收和淋溶的影响. 郭建华,赵春江,孟志军,王秀,马伟. 2008

[19]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施用方式对土壤脲酶及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张莉,熊波,卢闯,翟振,蒋彬,李传友,衣文平,逄焕成,李玉义. 2017

[20]不同缓/控释肥料在京郊春玉米上的施用效果初探. 范珊珊,杨俊刚,刘瑜,赵凯丽,陈娟,金强,朱文,韩宝,高飞.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