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方法与途径研究——基于“十百千”农民素质的调研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秦向阳

作者: 秦向阳 1 ; 张喜才 1 ; 王小刚 1 ;

作者机构: 1.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民素质;培训体系

会议名称: 湖湘三农论坛

主办单位: 湖南省政府;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会

页码: 857-870

摘要: @@2003年农村居民人家受教育年限为7.6年,比城镇低3年;农村中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75.14%,而城镇为55.45%;农村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5. 86%,而城镇高中以上占33. 55%;农村文盲率为11. 7%,而城镇为5.23%。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资料来源于《2004中国农民素质发展报告》)。从对全国5000多户农民的调查来看,初中水平仍是农村劳动力的主体。为了弥补农民文化素质低的问题,各地政府依托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农民技术培训、劳动技能培训,如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等,对提高农民素质、劳动力转移及增加农民收入等取得明显的效果。但目前,这方面工作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使更多的农民接受培训(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目前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只有10%左右),另一方面,在培训内容和手段上需要进行完善,使其更具针对性、适用性,适合农民的需求。此外,新型农民不仅仅是掌握一两项技术,应该有更重要的内涵,如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分类号: F323.6`G725

  • 相关文献

[1]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秦向阳,王爱玲. 2006

[2]农村信息化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 张喜才,秦向阳. 2007

[3]信息技术支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 秦向阳,赵春江,杨宝祝. 2006

[4]北京市“三起来”工程的推进方式及成效. 佟瑞平,程贤禄,王爱玲,胡艳霞. 2008

[5]北京郊区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信息管理平台研发与建设. 董士伟,余军,李红,孙丹峰,周连第,胡登州,张文华,李理. 2011

[6]北京市新农村建设与公共产品投资需求分析. 陈俊红,吴敬学,周连第. 2006

[7]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视角的生产发展问题与需求分析. 王德海,孙素芬,孟鹤,张明明,林夏竹. 2009

[8]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模式. 程贤禄,王爱玲,胡艳霞,佟瑞平,郭建强. 2008

[9]农业信息服务创新研究与实践探索. 郑怀国,张峻峰,孙素芬,赵静娟,谭翠萍,邱琳. 2007

[10]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 文化,王爱玲,周连第,贾劲松. 2006

[11]北京山区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与对策分析. 李红,周连第. 2006

[12]北京市农民科技素质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陈俊红,王爱玲,周连第.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