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海南岛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吴志祥

作者: 吴志祥 1 ; 陈帮乾 2 ; 杨川 2 ; 谢贵水 3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儋州热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海南儋州,571737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 海南大学,海南海口,570228

2.农业部儋州热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海南儋州,571737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

3.农业部儋州热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海南儋州

关键词: 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影响因子;海南岛

会议名称: 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态学学会

页码: 198-198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碳吸收能力最强的碳库,人工林因其独特性能而具有巨大的碳吸存潜力。中国具有世界最大的人工林面积,人工林在中国碳贸易谈判中尤为重要。橡胶人工林是中国热带地区最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在中国海南、云南、广东等地的种植面积已达1×106 hm2。目前对橡胶树人工林的碳汇效益研究很少,本文试图利用进行一些最基础的工作——进行橡胶人工林碳通量方面研究。本文对橡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与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了25 m高度碳通量的变化特征,对2010年该生态系统的碳收支状况进行了初步估算,并讨论了橡胶林CO2通量以气象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

分类号: S718.5

  • 相关文献

[1]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吴志祥,陶忠良,兰国玉,王纪坤,谢贵水,周兆德. 2014

[2]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水汽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张晓娟,吴志祥,杨川,管利民. 2015

[3]海南西部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管利民,吴志祥,周兆德,谢贵水,杨川. 2012

[4]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氮素循环模型. 赵春梅,蒋菊生,曹建华. 2009

[5]橡胶人工林养分循环通量及特征. 赵春梅,蒋菊生,曹建华,熊代群,谢贵水,李晓波. 2009

[6]海南不同母质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 赵春梅,张永发,罗雪华,薛欣欣,王文斌,吴小平,罗梁元,Didier Lesueur. 2021

[7]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积累、分配与生物循环. 赵春梅,曹建华,蒋菊生,李晓波,谢贵水. 2008

[8]不同品系橡胶人工林养分循环比较研究. 赵春梅,曹建华,李晓波,彭宗波,曹启民. 2014

[9]国家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橡胶林可持续分类经营模式的思考. 安锋,刘锐金,王纪坤,谢贵水. 2018

[10]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退营性橡胶林林下自然恢复植被的群落特征变化. 杜春雁,李东海,祁栋灵,杨小波,王伟锋,和绍翠,刘人通,商乃演. 2025

[11]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杨思琪,杨川,龚元,章杰,宋波,吴志祥. 2022

[12]不同槟榔间作密度对咖啡光合日动态的影响. 陈苏森,张昂,林兴军,孙燕,闫林,李丽华. 2024

[13]橡胶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 安锋,陈秋波,谢贵水,曹建华,吴志祥. 2008

[14]海南热带作物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陶忠良. 2000

[15]海南岛野生蔬菜资源调查研究及开发利用. 党选民. 2000

[16]海南岛红树林区系组成与特征. 单家林,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学勤. 2004

[17]海南岛蝗虫研究现状与展望. 卢芙萍,赵冬香,马恩波. 2004

[18]海南被子植物分布新资料(Ⅲ). WANG Qing-long,王清隆,WANG Mao-yuan,王茂媛,YANG Hu-biao. 2019

[19]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海南岛荔枝生产的影响. 吴志祥,陶忠良,周兆德,王令霞. 2004

[20]海南兴隆热带花园引种工作初报. 赖齐贤.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