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杂交小麦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作者: 赵昌平 1 ;

作者机构: 1.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小麦;杂种优势;种质资源;抗逆性

会议名称: 第十五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586-587

摘要: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作为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成果,长期以来为国际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实践证明:杂种优势利用具有增产潜力大、目标性状改良快、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的显著特点,是国际公认的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首选途径。作为世界第一大作物的小麦,至今尚未实现杂交种的大面积应用,未来的推广应用将同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一样,具有同等或更加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中国杂交小麦研究的发展历程与重大突破。

分类号: S512.103.51

  • 相关文献

[1]外来种质导入在早熟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孙伯陶. 2000

[2]数字化玉米育种思路. 滕海涛. 2008

[3]美国先锋玉米育种经验的启示. 丰光,李妍妍,邢锦丰,黄长玲. 2010

[4]不同生态区光温敏型核不育小麦育性研究进展. 李向龙,张华,张凤庭,赵昌平,马庆. 2005

[5]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苗期相关指标的杂种优势. 王汉霞,马巧云,单福华,田立平,权威,张胜全. 2023

[6]小麦核质互作杂交种农艺性状和籽粒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李燕红,高世庆,任扬,张俊杰,都晶晶,高聪,王军卫,马守才,宋瑜龙,张改生,牛娜. 2021

[7]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遗传研究进展. 江红梅,张立平. 2009

[8]距离分析方法在小麦亲本选配中的应用研究. 何中虎. 1992

[9]中国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 Changping Zhao,赵昌平. 2012

[10]载有抗逆性基因的多枝赖草染色体连锁群的特定TAC克隆的鉴定. 张艳,赵茂林,孙淼,徐粤宇. 2008

[11]新型植物延缓剂——PP_(333)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 牛力文,赵剑波. 2003

[12]硒延缓果蔬成熟衰老与抗逆机理研究进展. 吴洁,王倩,高丽朴,朱竹,王清,李淼. 2015

[13]皂荚(属)研究进展及产业化发展前景. 兰彦平,周连第,李淑英,曹庆昌,兰卫宗. 2004

[14]海藻糖的应用及其合酶基因TPS在植物转基因中的研究进展. 刘占磊,黄丛林,张秀海,吴忠义. 2009

[15]草莓菌根研究进展. 张茹琴,尹永楠,张运涛,李敏,刘润进. 2017

[16]嫁接对番茄抗逆性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邢佳毅,刘伟. 2018

[17]两种黄栌嫁接后的生长特性及茎叶解剖结构变化对抗逆性影响的研究. LI Shu-ying,李淑英,ZHOU Lian-di. 2009

[18]小麦雄性不育系BS366和FA-101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苑少华,李艳梅,白建芳,段文静,谭照国,刘子涵,王娜,赵昌平,张风廷,陈兆波,张立平. 2020

[19]利用外来新种质X1132x选育优良玉水自交系的研究. 王元东,张华生,段民孝,张雪原,张春原,陈传永,赵久然. 2015

[20]北京油鸡不同组合杂交性能的分析研究. 张剑,初芹,王海宏,耿爱莲,刘华贵.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