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RFID技术在“名特优新稀”热带作物产业中应用探讨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金志扬

作者: 金志扬 1 ; 李劲松 1 ; 翁绍捷 1 ; 刘燕霞 1 ; 刘虹 1 ; 罗微 2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机电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

关键词: 热带作物产业;电子标签技术;食品安全;国际竞争力

会议名称: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现代热带农业发展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页码: 489-491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热带作物产业在发挥热区农业资源优势、增加热区农民收入、促进热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地位与作用更加突出.热带作物产业是我国热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热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特色农业生成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热带作物产业发展也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内容.随着"名特优新稀作物产业带"的建设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拟定重点发展的产业带,提高热带作物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目前突出任务.本文针对“名特优新稀”热带作物产业流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将RFID电子标签作为“名特优新稀”作物产品的信息载体,能够有效地实施对“名特优新稀”热带作物产品的识别与跟踪,提高“名特优新稀”热带作物产品安全和监控水平。保护“名特优新稀”热带作物品的市场品牌,提升“名特优新稀”热带作物品在流通过程中品牌效益。

分类号: F326.1

  • 相关文献

[1]中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邱小强,张慧坚,常偲偲. 2011

[2]建立我国热带作物产业政策体系的思考. 邱小强,邓远宝,常偲偲. 2011

[3]“十二五”时期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刘海清,刘恩平,李光辉. 2011

[4]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名特优新稀热带作物产业带建设. 张慧坚. 2006

[5]建设热带作物产业带需要把握的一个关键问题——热带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问题. 卓少明. 2006

[6]"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黄循精,黄艳. 2006

[7]外来入侵生物对热作产业发展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覃伟权,马子龙. 2006

[8]建设热带作物产业带需要把握的植保问题. 贺春萍,郑服丛. 2006

[9]中国菠萝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RCA和“钻石”模型的分析. 金琰,刘海清,侯媛媛,刘恩平. 2013

[10]创办英文版学报促 进国际间学术交流——浅谈创办《热带作物学报》英文版. 罗启香. 2005

[11]椰子主产国与中国椰子产业国际竞争对比探讨. 卢琨,曹建华,李玉萍. 2015

[12]创办《热带作物学报》英文版的可行性分析——试论创办《热带作物学报》英文版的可行性及其具体实施建议. 叶庆亮,孙继华,高静,薛刚. 2012

[13]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刘海清,方佳. 2010

[14]海南省芒果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黄建峰,高爱平,陈业渊,赵志常,党志国,罗睿雄. 2012

[15]中国菠萝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RCA和“钻石”模型的分析. 金琰,刘恩平,刘海清,侯媛媛. 2012

[16]热带水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Enping Liu. 2019

[17]新时期中国热带农业科技的新使命. Wang Qinghuang. 2017

[18]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马智玲,魏长宾,刘新艳,李凌云,刘玉革,刘肃,方佳. 2015

[19]热区农产品农药残留分析技术概述. 杨秀娟,吴莉宇. 2008

[20]印楝生物农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问题及对策. 彭黎旭,韩丙军,何书海.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