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粗缩病玉米新品种“冀植号”的抗病效果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路银贵

作者: 路银贵 1 ; 苗洪芹 1 ; 田兰芝 1 ; 邸垫平 1 ; 张爱红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定071000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抗病品种;抗病增产性能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144-146

摘要: 2008年,在玉米粗缩病的常发重病区进行抗粗缩病玉米新品种“冀植5号”的抗病丰产性能试验示范.结果显示:“冀植5号”的抗粗缩病性能良好,病株率为44.12%.对照“郑单958”和“浚单20”的发病率分别为88.16%和77.17%.“冀植5号”的病情指数为23.53,对照“郑单958”、“浚单20”的病情指数分别为71.05和61.90;“冀植5号”的病情严重度分别比对照“郑单958”、“浚单20”降低66.88%和61.99%.“冀植5号”的亩产425.7公斤/亩,分别比对照产量“郑单958”的169.2公斤/亩、“浚单20”的229.2公斤/亩增产151.60%和85.73%.

分类号: S435.131.49

  • 相关文献

[1]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分析. 邸垫平,路银贵,段西飞,苗洪芹. 2010

[2]玉米抗粗缩病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邸垫平,路银贵,张爱红,杨菲,田兰芝,苗洪芹. 2021

[3]抗、感玉米粗缩病材料对灰飞虱的趋性及生存力影响的研究. 路银贵,张利英,田兰芝,邸垫平,苗洪芹. 2009

[4]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研究. 邸垫平,易晓云,苗洪芹,路银贵,田兰芝. 2012

[5]基于分子标记技术玉米抗粗缩病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应用. 王江浩,王立伟,张动敏,郭瑞,张全国,李兴华,魏剑锋,宋炜,王宝强,李荣改. 2023

[6]RBSDV所致玉米粗缩病不同病级植株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研究. 张爱红,任萍,邸垫平,苗洪芹,曹克强. 2011

[7]玉米粗缩病猖獗流行因素及控制技术研究简报. 邸垫平,苗洪芹,李双悦,路银贵,杨彦杰,陈巽祯. 2002

[8]高效、准确的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 张爱红,邸垫平,张晓芳,路银贵,田兰芝,苗洪芹. 2015

[9]玉米粗缩病的流行因素与预测模型. 苗洪芹,陈巽祯,曹克强,杨彦杰,李双月,邸垫平. 2003

[10]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不同抗性玉米自交系叶片内的积累研究. 张爱红,苗洪芹,朱宝成,路银贵,陈丹,邸垫平. 2007

[11]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及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的研究. 路银贵,曹永胜,田兰芝,邸垫平,苗洪芹. 2006

[12]河北省主推玉米品种对粗缩病抗性鉴定及病情指标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研究. 路银贵,邓风,苗洪芹,田兰芝,邸垫平,张增芬. 2007

[13]中国玉米杂交优势群主要种质抗玉米粗缩病性鉴定. 路银贵,苗洪芹,邸垫平,田兰芝. 2010

[14]国外及国内玉米自交系抗粗缩病性鉴定及分析. 路银贵,邸垫平,苗洪芹,田兰芝. 2001

[15]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玉米组织细胞的变化. 任萍,陈丹,曹克强,路银贵,苗洪芹. 2009

[16]玉米抗粗缩病接种鉴定方法研究初报. 邸垫平,苗洪芹,路银贵,田兰芝. 2005

[17]简便易行的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 苗洪芹,田兰芝,路银贵,邸垫平,陈巽祯. 2005

[18]玉米粗缩病初显症叶龄与品种抗性关系研究初报. 田兰芝,路子云,路银贵,邸垫平,张爱红,苗洪芹. 2013

[19]玉米粗缩病发病叶龄与主要为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邸垫平,苗洪芹,路银贵,田兰芝. 2008

[20]抗锈糯质谷子新品种冀创1的选育研究. 全建章,董立,马继芳,李志勇,郑直,甘耀进,董志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