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类酵母共生菌的营养学功能及其与褐飞虱致害性及抗药性形成的关系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珏锋

作者: 张珏锋 1 ; 陈建明 1 ; 陈列忠 1 ; 何月平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杭州310021

关键词: 褐飞虱;致害性;抗药性;类酵母共生菌;营养学功能;生物防治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539-544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褐飞虱体内类酵母共生菌的营养学功能,包括提供寄主褐飞虱胆固醇、必需氨基酸;提供尿酸酶对寄主储存的多余尿酸加以循环利用;与寄主卵黄蛋白合成之闻存在的联系.并提出由于类酵母所具有的营养学意义因而在寄主致害性转变、抗药性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在此过程中共生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产生了为褐飞虱提供营养物质和适应新的抗虫品种、化学药剂所需的代谢酶的遗传背景.

分类号: S433.3

  • 相关文献

[1]褐飞虱不同致害性种群体内共生菌18SrDNA部分序列比较. 张珏锋,吕仲贤,陈法军,陈建明,郑许松,徐红星,陈列忠,俞晓平. 2006

[2]褐飞虱体内共生菌种群及其与抗性水稻品种的关系.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 2000

[3]水稻与褐飞虱互作过程中虫体内类酵母共生菌的个体大小及数量变化. 陈法军,张珏锋,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俞晓平. 2006

[4]制霉菌素对褐飞虱取食行为、营养及共生菌数量的影响. 张珏锋,何月平,陈建明. 2015

[5]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菌体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 张海强,陈建明,张珏锋. 2015

[6]一株褐飞虱内共生菌的分离及分子鉴定. 张珏锋,吴鸿,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俞晓平. 2007

[7]常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对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生长的影响. 陈建明,何月平,张珏锋,李娜,陈列忠,俞晓平. 2009

[8]褐飞虱体内细菌群落的PCR-DGGE分析. 徐红星,郑许松,杨亚军,王新,傅强,叶恭银,吕仲贤. 2014

[9]共生菌在褐飞虱致害性变化中的作用.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徐红星,陶林勇. 2001

[10]褐飞虱越冬种群和田间种群的致害性比较.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唐健,张志涛. 1999

[11]稻飞虱酵母类胞内共生菌的组织学研究进展. 陈法军,张珏锋,俞晓平. 2005

[12]我国褐飞虱生物型监测初报. 陶林勇,俞晓平,巫国瑞. 1992

[13]褐飞虱越冬处群和田间种群的致害性比较. 吕仲贤,唐健. 1999

[14]褐飞虱抗药性研究现状. 王彦华,王强,沈晋良,吴声敢,俞瑞鲜,赵学平,苍涛,吴长兴,陈丽萍. 2009

[15]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对几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王彦华,苍涛,赵学平,吴长兴,陈丽萍,俞瑞鲜,吴声敢,王强. 2009

[16]防治褐飞虱的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室内筛选及交互抗性研究. 王彦华,陈进,沈晋良,高聪芬,黄悦,张久双,李文红,周威君. 2008

[17]褐飞虱对吡虫啉敏感性的时空变化及现实遗传力. 王彦华,李永平,陈进,沈晋良,李文红,高聪芬,庄永林,戴德江,周威君,梁桂梅,邵振润. 2008

[18]室内不接触农药的褐飞虱种群对农药的敏感性和对水稻品种的适应性. 董必琴,杨亚军,徐红星,郑许松,K L HEONG,吕仲贤. 2013

[19]浙江省水稻三种飞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何月平,张珏锋,肖鹏飞,陈列忠,陈建明. 2012

[20]高温对灰飞虱体内类酵母共生菌和耐药性的影响. 张晓婕,俞晓平,陈建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