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耕作方式对浙油50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余华胜

作者: 余华胜 1 ; 丁厚栋 1 ; 林宝刚 1 ; 华水金 1 ; 张尧锋 1 ; 张冬青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

关键词: 油菜;耕作方式;农艺性状;含油量

会议名称: 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322-323

摘要: 以油菜浙油50为材料,研究深耕、浅耕、免耕等不同耕作方式对浙油50性状、产量及含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油菜田间出苗、单株有效角果数、产量以及含油量有较大影响,而对其它性状影响不大.其中不同处理间产量深耕>浅耕>免耕,深耕和浅耕与免耕之间产量差异显著;田间密度是浅耕>深耕>免耕,浅耕与免耕之间密度差异显著;含油量是深耕>浅耕>免耕,深耕与免耕之间含油量差异显著.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大肠杆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D亚基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研究. 王伏林,郎春秀,刘仁虎,吴关庭,冯都华,陈锦清,石春海. 2011

[2]甘蓝型油菜黄籽突变对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刘于,王伏林,刘仁虎. 2017

[3]基因工程创制油菜种子基生物燃油的关键技术. 陈锦清,黄锐之. 2005

[4]甘蓝型油菜种子含油量与蛋白质及其他农艺性状遗传关系的分子生物学剖析. 赵坚义,W.Ecke,张冬青,H.C.Becker. 2004

[5]声频处理技术在油菜上的应用. 张尧锋,张冬青,姜仕仁,余华胜,林宝刚,华水金. 2012

[6]油菜农艺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郦美娟,顾菊生. 1992

[7]能源油菜. 陈锦清,黄锐之. (Mis

[8]油菜N13和N18上含油量QTL作图区间相关候选基因克隆. 邵珏,汪义龙,邵玉锁,曹明富,赵坚义. 2010

[9]油菜种子成熟度对千粒重和含油量性状的影响. 刘玉霞,汪义龙,丁瑜,陈飞,黄吉祥,倪西源,赵坚义. 2011

[10]利用IF_2群体定位油菜含油量和产量相关性状QTL. 程爽,孙中永,黄吉祥,曹明富,赵坚义. 2013

[11]高产高油杂交油菜浙油杂1403及其化杀制种技术. 苏烨琴,李育,林宝刚,付习. 2023

[12]油菜含油量性状QTL关联分析及有利等位基因在品种中的构成分析. 孙中永,程爽,王继变,黄吉祥,陈飞,倪西源,赵坚义. 2012

[13]利用BC_3F_1群体定位和分析甘蓝型油菜A7-含油量QTL. 邵玉锁,倪西源,黄吉祥,任丽平,赵蔚,方小燕,曹明富,赵坚义. 2010

[14]高产高油优质油菜浙油50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张冬青,张尧锋,余华胜,林宝刚,华水金,丁厚栋. 2015

[15]转异质型ACCase复合基因对油菜含油量的影响. 王伏林,吴关庭,郎春秀,刘仁虎. 2017

[16]播期、密度和氮肥用量对‘浙油50’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 林宝刚,余华胜,张尧锋,丁厚栋,黄银琪,张冬青. 2012

[17]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粮油作物品质无损分析的研究. 王林友,王建军,张冬青,张尧锋,张利华,周学秋. 2002

[18]甘薯品种干率与油炸薯片含油量和硬度间的相关性. 吴列洪,沈升法,李兵. 2009

[19]通过条件QTL定位分析油菜不同脂肪酸组分对含油量性状的影响. 王继变,陈洪成,陈玉波,张晓玉,徐海明,赵坚义. 2013

[20]不同耕作方式对冬播亚麻成苗及原茎产量的影响. 金关荣,傅福道,韦茂兔.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