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蔗14-3-3全长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罗炼芳

作者: 罗炼芳 1 ; 孔冉 1 ; 苏俊波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湛江 524091

关键词: 甘蔗;酸性二聚体可溶性蛋白;全长基因;克隆技术;编码结构

会议名称: 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15次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

页码: 66-74

摘要: 目的:克隆甘蔗14-3-3基因并预测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为研究甘蔗基因功能和代谢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方法:本文以水稻14-3-3基因为模版Blast甘蔗EST(expression sequence tag)数据库,依据序列拼接结果及RT-PCR技术获得编码甘蔗14-3-3蛋白的全长基因,并用生物信息学对该蛋白的二级、高级结构和功能活性位点进行预测. 结果:克隆得到784bp甘蔗14-3-3基因,最大开放阅读框为771bp,编码256个氨基酸,该蛋白的分子量与理论等电点分别为28.88kD和4.79.蛋白聚类分析可知,甘蔗14-3-3蛋白与水稻、高粱、玉米的同源性均达到90%以上.Cn3D V.4.1预测位于第3和第5两个二聚体上的Lys-50、Arg-57、Arg-131和Try-132组成一个凹穴,是结合靶蛋白的作用面;第60、65、188、218为的4个丝氨酸是磷酸化的活性位点.实时定量PCR检测14-3-3基因在甘蔗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茎和分生组织中,14-3-3基因高丰度表达特征,可能与糖代谢和细胞分裂的调控相关;而在根中可能参与了矿物元素的吸收和代谢. 结论:成功克隆了甘蔗14-3-3基因,并预测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可用于甘蔗信号转导和基因调控等方面研究.

分类号: S566.101

  • 相关文献

[1]甘蔗14-3-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分析. 罗炼芳,苏俊波. 2014

[2]甘蔗蔗糖转运蛋白ShSUT4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赵婷婷,王俊刚,冯翠莲,蔡文伟,王文治,熊国如. 2014

[3]割手密过氧化氢酶基因(SsCAT-1)的克隆与比较分析. 刘洋,姚艳丽,胡小文,徐磊,邢淑莲,张树珍. 2014

[4]香蕉枯萎病菌pacC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李松伟,黄俊生,羊玉花,杨歆璇,贾慧升. 2010

[5]木薯MADS-box基因克隆及其响应乙烯信号的表达模式分析. Wenbin Liao,廖文彬,Wang Gan. 2011

[6]海南甘蔗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分析及区划. 刘建波,彭懿,陈秋波. 2009

[7]甘蔗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谢浩才. 2010

[8]甘蔗基因组DNA小量提取与大量提取方法研究. 吴转娣,昝逢刚,赵丽宏,罗遵喜,张树珍. 2009

[9]甘蔗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SoGST-1α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徐磊,姚艳丽,胡小文,邢淑莲,刘洋. 2015

[10]甘蔗茎RNA提取方法研究(摘要)(英文). 陈萍,罗挺,蔡文伟. 2010

[11]桉农间作系统中甘蔗生长发育指标研究. 林培群,杨怀,余雪标,曹磊. 2009

[12]甘蔗中耕施肥机发展探讨. 黄敞,刘海滨,王迎,董学虎,周国胜,李明,韦丽娇,邓怡国,葛畅. 2014

[13]圆盘式茎秆切割器研究进展. 薛忠,宋德庆,郭向明,黄正明,王刚,邓干然,张劲. 2014

[14]甘蔗茎RNA提取方法研究. 陈萍,罗挺,蔡文伟. 2010

[15]海南省甘蔗种植机技术现状及技术展望. 游潇,张培,陈召,韦丽娇. 2019

[16]甘蔗体内的蔗糖转运与运输途径. 王俊刚,赵婷婷,张树珍,杨本鹏,蔡文伟. 2008

[17]甘蔗己糖转运蛋白基因ShHXT6的亚细胞定位及表达. 马晓雯,赵婷婷,王俊刚,张树珍,杨本鹏. 2016

[18]抗虫转基因甘蔗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冯翠莲,万玥,赵婷婷,王俊刚,冯小艳,张树珍. 2020

[19]甘蔗组织培养外植体的防褐化措施. 武媛丽,谭贤教,张树珍,杨本鹏. 2013

[20]带黑穗病菌蔗种的种植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 王文治,杨本鹏,熊国如,冯翠莲,蔡文伟,王俊刚,赵婷婷,张树珍.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