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肥管理措施与稻田氮磷面源污染评估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黄东风

作者: 黄东风 1 ; 李卫华 1 ; 王利民 1 ; 林新坚 1 ; 范平 1 ; 邱孝煊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

关键词: 稻田;水肥管理;地表径流;氮磷面源污染;评价指标

会议名称: 福建省科协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暨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福建省农学会

页码: 292-298

摘要: 在天然降雨条件下,采用田间径流小区实地监测的方法,通过5周年10茬水稻的试验,研究了6种不同水肥管理措施(不施肥+常规灌溉、常规施肥+常规灌溉、优化施肥+常规灌溉、增量施氮+常规灌溉、增量施磷+常规灌溉、优化施肥+节水灌溉)对稻田地表径流不同形态氮、磷浓度及流失量的影响,并引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几种不同水肥管理措施中,均以不施肥+常规灌溉处理的水质最佳,而优化施肥+节水灌溉处理的水质总体上表现较好,其中铵态氮符合国家水质标准Ⅰ~Ⅲ类的占60%,水质处于Ⅴ类和超Ⅴ类标准的占28.6%;总磷符合国家水质标准Ⅰ~Ⅲ类的占80%,水质处于Ⅴ类和超Ⅴ类标准的占8.6%;总氮符合国家水质标准Ⅰ~Ⅲ类的占8.6%.(2)几种不同水肥管理措施中,均以不施肥+常规灌溉处理的氮素流失量最少,优化施肥+节水灌溉处理的氮素流失量较少,如总氮流失量为26.6kg/(hm2·a),而增量施氮+常规灌溉和常规施肥+常规灌溉处理的总氮流失量相对较高,分别为40.8kg/(hm2·a)和36.4kg/(hm2·a),比CK处理的[13.3kg/(hm2·a)]分别高出2.1倍和1.7倍.(3)几种不同水肥管理措施中,均以不施肥+常规灌溉处理的磷素流失量最少,优化施肥+节水灌溉和增量施氮+常规灌溉处理的总磷和可溶性磷流失量相对较低,总磷流失量分别为0.558kg/(hm2·a)和0.576kg/(hm2·a),可溶性磷流失量分别为0.376kg/(hm2·a)和0.354kg/(hm2·a).由此可见,优化施肥+节水灌溉处理是稻田氮磷面源污染控制的经济有效措施,值得今后推广应用.

分类号: S511.071

  • 相关文献

[1]不同水肥耦合下双季稻氮磷吸收、利用与流失差异. 王利民,黄东风,张秉涯,潘住财. 2022

[2]水肥协同管理控制稻田氮磷面源污染研究. HUANG Dong-feng,黄东风,LI Wei-hua,李卫华,Wang Li-min. 2015

[3]菜地土壤氮磷面源污染现状、机制及控制技术. 黄东风,王果,李卫华,邱孝煊. 2009

[4]福州市郊菜地氮磷面源污染现状分析与评价. 黄东风,邱孝煊,李卫华,林新坚,王果. 2009

[5]福建省‘米良1号’猕猴桃高效栽培技术. 高敏霞,赖瑞联,冯新,陈文光,胡艺贤,肖小娥,吴如健,陈义挺. 2017

[6]水肥管理措施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稻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黄东风,李卫华,王利民,林新坚,范平,邱孝煊. 2013

[7]湖滨林草复合缓冲带对泥沙和氮磷的拦截效果. 卜晓莉,王利民,薛建辉. 2015

[8]不同垦殖方式下茶园土壤有机碳的流失特征研究. 王义祥,罗旭辉,叶菁,应朝阳,翁伯琦. 2016

[9]早钟6号枇杷高效栽培技术. 黄雄峰. 2007

[10]食用菌菌渣循环利用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评价指标. 黄秀声,翁伯琦,黄勤楼,雷景桂,罗涛,陈钟佃. 2010

[11]枇杷主要品质评价指标研究. 蒋际谋,姜帆,陈秀萍,胡文舜,邓朝军,郑少泉. 2013

[12]我国山茶科种质资源观赏价值评价研究进展. 魏云华,张燕青,潘宏. 2023

[13]浅议学术期刊常用评价指标及其局限性. 林海清,翁志辉. 2010

[14]枇杷种质资源抽穗特性与幼树期评价指标探讨. 蒋际谋,陈秀萍,姜帆,黄爱萍,邓朝军. 2013

[15]公益类科研院所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罗莎莎,刘德娟,曾玉荣. 2018

[16]寄生蜂在不同农业景观生境中的多样性. 郑云开,李金玉,姚凤銮,尤民生. 2014

[17]沼液施灌模式下稻田系统重金属风险评估. 罗旭辉,项赟,闫晶,李小女. 2022

[18]福建省农业源甲烷排放估算及其特征分析. 李艳春,王义祥,王成己,郑百龙,黄毅斌. 2013

[19]3种养殖模式澳洲淡水龙虾肌肉的氨基酸比较分析与评价. 罗钦,林兴榕,潘葳,罗土炎. 2022

[20]施用烟秆生物黑炭对红壤性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陈庆荣,王成己,陈曦,唐莉娜,刘岑薇,宋铁英,黄毅斌.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