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苜蓿品种耐虫性评价与秋眠性关系的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梁金

作者: 梁金 1 ; 贺春贵 2 ; 刘陇生 1 ; 王国栋 2 ; 于良祖 3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2.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关键词: 苜蓿品种;秋眠性;耐虫性;气温差异;日照时数;植株高度

会议名称: 第三届(2014)中国草业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畜牧业协会

页码: 215-223

摘要: 评价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对蓟马类等害虫的耐虫性时,可以植株生长高度差异为指标,但植株生长高度差异也是评价苜蓿品种秋眠性的指标性状.要准确评价苜蓿的耐虫性,必须避免因秋眠性而引起的误判.为此,本研究对11个美国标准秋眠级对照品种在兰州地区一年夏秋季节大田和室内的生长高度动态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兰州地区大田条件在8月初到9月初,平均气温高于19.5℃,日照时数长于13.5h,不同秋眠级的苜蓿品种植株生长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评价耐虫性时不会因秋眠性而产生误差,同时是评价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耐虫性的最佳时期.在温室条件下,气温为21℃、25℃,日照时数为13.5h、15h,各不同秋眠级的苜蓿品种在株高生长特性上差异不显著(P<0.05),是适宜进行耐虫性评价的较好条件.综合分析认为,气温高于21℃,日照时数长于14h是大田和室内以株高差异为指标,测定评价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耐虫性的光温条件.

分类号: S541.9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