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辣椒成株期死亡原因调查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利军

作者: 张利军 1 ; 鹿秀云 1 ; 李社增 1 ; 郭庆港 1 ; 李宝庆 1 ; 马平 2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定071000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辣椒病害;温湿度;土壤含水量;生物防治技术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页码: 623-623

摘要: 在河北省支撑计划"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08220302D)"资助下,针对河北省设施栽培辣椒成株期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并开展生物防治技术研究.通过2008~2009年对河北省设施栽培辣椒产地调查,结果表明,辣椒成株期死亡现象普遍,通过田间症状观察及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明确了引起辣椒成株期死亡的主要病害为辣椒疫病和菌核病,其病原菌分别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和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病在4月上旬开始发病,5月中旬达到发病高峰;辣椒疫病在5月上旬出现,6月中上旬达到发病高峰.大水漫灌田块相比滴灌田块发病重,多年连作的辣椒地块病原菌积累较多,发病严重.温室试验结果表明,辣椒病害发生与温湿度条件密切相关,温度在20-25℃时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温度在25℃以上更有利于疫病的发生;土壤持水量在20%-40%的条件下,辣椒疫霉和菌核病均能发生,发病率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 辣椒疫病和菌核病均为土壤传播病害,化学防治效果差,亦没有高抗品种。本研究从不同生境的不同植物根系土壤分离得到1280株细菌。经平板对峙筛选,8株细菌对辣椒疫霉菌有较强拮抗作用,抑制率大于70%。15株细菌对菌核病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抑制率大于80%。盆栽试验表明,2株拮抗菌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55%以上,5株拮抗菌对辣椒菌核病的防效达到60%以上。同时,田间应用“10亿芽抱/g枯草芽抱杆菌可湿性粉剂”和“盾壳霉生防菌剂”防治辣椒疫病和菌核病,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6%和54%.

分类号: S436.418.1

  • 相关文献

[1]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张梅申,岳增良. 2003

[2]3种生物防治技术对夏玉米害虫的防治效果. 贾彦华,陈秀双,路子云,刘文旭,屈振刚. 2010

[3]温度和湿度对南方根结线虫存活的影响. 曹素芳,漆永红,杜蕙,陈书龙. 2012

[4]沟播对苜蓿出苗和表层土壤水分、温度的影响. Zhao Haiming,赵海明,You Yongliang,游永亮,Li Yuan. 2019

[5]太行山区常见绿化树种叶片水分组成与耐旱性的相关性分析. 胡亦民,孟建朝. 2011

[6]不同灌溉方式对华北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宓文海,江荣风,刘全清,王洪亮,黄文超,张宏彦. 2013

[7]富思德农林保水剂在梨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杨庆锋,张亚平,朱瑞艳,杜迎辉,石海强. 2013

[8]沟播对苜蓿出苗和表层土壤水分、温度的影响. 赵海明,游永亮,李源,武瑞鑫,柴岳平,刘贵波. 2019

[9]苹果园地表覆盖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尼群周,石海强,秦立者,俎文芳,徐国良,杜纪壮,刘建库. 2010

[10]土壤含水量对华北大黑鳃金龟生长发育的影响. 党志红,李耀发,高占林,潘文亮. 2009

[11]河北省滨海沙地应用保水剂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郑振宇,王文成,李赵嘉,孙宇,胡爱双,肖丹丹,张晓栋. 2018

[12]不同类型地膜的谷地杂草防除效果和土壤水温效应研究. 崔纪菡,孟建,刘猛,赵宇,宋世佳,夏雪岩,李顺国. 2017

[13]土壤耕层重构与灌水对棉田水分含量及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 王树林,祁虹,王燕,张谦,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雷晓鹏. 2018

[14]行间生草种类对苹果园春季土壤蒸发、空气湿度和土壤贮水的影响. 秦文利.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