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贝母/玉米/大豆"旱地多熟栽培技术及效益简析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赵军华

作者: 赵军华 1 ; 曹开金 2 ; 楼肖成 1 ; 吕学高 1 ; 朱正梅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 东阳322100

2.东阳市千祥农技站 东阳322124

关键词: 耕作制度;间作套种模式;多熟栽培技术;贝母;玉米;大豆;旱地

会议名称: 作物多熟种植与国家粮油安全高峰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244-00000245

摘要: 在"药材之乡"浙江省东阳市千祥镇开展"贝母/玉米/大豆"旱地多熟间套种模式种植,分析近几年试验示范结果:全年产值47.43万元/hm2,收入26万元/hm2.通过"贝母/玉米/大豆"多熟轮作,实现以地养地周年连续生产,种植效益可观.以期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分类号: S344

  • 相关文献

[1]淳安县桑园贝母立体栽培模式研究. 霍进喜,朱俭勋,钟石,孙雨晴,胡桂燕,李有贵. 2020

[2]“贝母—水半夏”栽培模式效益浅析. 曹开金,吕学高,陈刚,赵军华. 2012

[3]草地贪夜蛾在玉米单作及玉米-大豆间作田的扩散规律. 郭井菲,韩海亮,何康来,白树雄,张天涛,王振营. 2022

[4]水稻害虫非化学农药控制技术. 吕仲贤,徐红星,郑许松,杨亚军,田俊策,鲁艳辉. 2016

[5]红壤旱地多元多熟复合种植制的物能生产力研究. 陈喜靖,王国法,阮关海,邵思文,施志仁,胡鑫虎. 2000

[6]旱地多熟间套春玉米持续高产技术研究. 朱金庆,顾宏辉,徐明时,吕周林,张真. 2000

[7]山区与丘陵旱地新型多熟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 顾宏辉,朱金庆,赵伟明,鲁长根. 2000

[8]浙江省农科院大豆、梨、水稻新品种介绍. 梁森苗. 2004

[9]菜用大豆品比试验及示范. 史书军,李百权,张军土,成丽萍. 2000

[10]日本育成脱腹大豆新品种. 夏湛恩. 1998

[11]中国大豆核心种质异黄酮含量的分析. 袁凤杰,姜莹,董德坤,朱丹华,李百权,朱申龙,付旭军. 2011

[12]三个大豆品种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比较. 张金霞,董德坤,胡兴旺,陈芬,朱丹华. 2016

[13]磷肥配施石灰石粉对红壤上大豆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傅庆林,孟赐福. 1992

[14]大豆铁素营养诊断适用指标的研究. 符建荣,秦遂初. 1991

[15]浙江省大豆种质资源蛋白亚基构成分析. 姜莹,吴娴静,董德坤,袁凤杰,朱申龙,朱丹华. 2010

[16]用过氧化氢酶诊断大豆缺铁的探讨. 符建荣,秦遂初. 1990

[17]铝毒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胡蕾,应小芳,刘鹏,徐根娣,朱申龙. 2004

[18]大豆低植酸育种研究进展. 袁凤杰,舒庆尧,朱丹华. 2006

[19]铝胁迫下大豆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壤的影响. 金婷婷,刘鹏,黄朝表,王芳,徐根娣,朱申龙. 2007

[20]锌指蛋白转录因子Di19参与调控大豆干旱响应的研究进展. 张古文,沈立,郑华章,刘娜,冯志娟,龚亚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