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除草剂药害的早期诊断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Wang Jianping

作者: Wang Jianping 1 ; 王建平 2 ; Wang Guiqi 1 ; 王贵启 2 ; Cui Haiyan 3 ;

作者机构: 1.Institute of Food and Oil Crops,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Shijiazhuang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石家庄050035

3.In

关键词: 硝磺草酮;灭草松;药害诊断;玉米田;植物光合测定法

会议名称: 第十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371-373

摘要: 2009年,在温室内用植物光合作用测定法研究了硝磺草酮和灭草松对玉米药害的早期诊断.以浚单20为试材,在玉米2.5叶期,以0g a.i./hm2、37.5g a.i./hm2、75g a.i./hm2、150g a.i./hm2、300g a.i./hm2、600g a.i./hm2的剂量喷施硝磺草酮,以0g a.i./hm2、360g a.i./hm2、720g a.i./hm2、1440g a.i./hm2、2880g a.i./hm2、5760g a.i./hm2的剂量喷施灭草松,在施药后0~6d连续测玉米PPM值.试验结果表明,在用药后3天硝磺草酮150g a.i./hm2以上处理玉米心叶稍发黄,随剂量的增加症状越明显;而玉米的光合作用在用药后1天就明显的受到抑制,随着用药量的增加,玉米的PPM值显著下降,药后3天达到最低,以后恢复,药后6天,PPM值恢复正常.灭草松不同剂量处理的玉米无明显药害症状,但玉米的植物光合作用在用药后1天明显受到抑制,随着用药量的增加,玉米的PPM值显著下降,药后1天达到最低,以后恢复,药后5天,PPM值恢复正常.经回归分析,硝磺草酮和灭草松施药后玉米的PPM值和药后14天玉米的鲜重抑制率密切相关,其R2在0.87以上,这表明用药后早期的PPM值可以对除草剂所造成玉米的药害进行早期诊断.

分类号: S482.4

  • 相关文献

[1]植物光合作用测定法预测大豆田使用灭草松的防效和安全性. Li Bing-hua,李秉华,Wang Gui-qi,王贵启. 2011

[2]550g/L硝磺·氰草津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 王建平,崔海燕,祁志尊,封树平,王贵启. 2014

[3]解草酯及二氯丙烯胺对烟嘧磺隆和硝磺草酮药害的解毒效应研究. 张全国,杨利华,董金皋,张金林. 2010

[4]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对玉米的安全性. 耿亚玲,刘博艳,王华,杜鹏程,袁立兵,浑之英,孟生德. 2015

[5]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对玉米不同品种的安全性评价. 陶岭梅,王贵启,张宏军. 2007

[6]麦秸覆盖与除草剂相结合对免耕玉米田杂草的控制效果研究. 李香菊,王贵启,李秉华,Blackshaw R E. 2003

[7]玉米田褐足角胸叶甲生物学特性研究. 路子云,李建成,刘文旭,冉红凡,马爱红,李辉利,李中建,屈振刚. 2015

[8]玉米田二点委夜蛾不同虫态发生与为害系统调查. 张全力,陈哲,张秋兰,王丽川,张燕,李智慧,郝延堂,姜京宇,董志平. 2014

[9]27%环磺酮·特丁津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郭双梅,祁志尊,黄冀南,刘小民,申贝贝,郭鑫丽,崔海燕,王建平. 2023

[10]小麦-玉米两熟农田除草剂安全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贵启,张宏军,王秀,崔海兰,梁双波. 2011

[11]30﹪甲基磺草酮·莠去津悬浮剂防除夏玉米田杂草效果. 苏立军,李香菊,王贵启,李秉华,樊翠芹.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