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2009年河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致病力测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JI Li-jing

作者: JI Li-jing 1 ; 纪莉景 2 ; LI Qiu-sheng 3 ;

作者机构: 1.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Center of Hebei Province, Baoding 071000, P.R.China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河北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定071000

3.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Hebei Academ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抗性基因;致病力分析;品种资源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页码: 18-19

摘要: 玉米大斑病是由大斑突脐蠕抱菌引起的叶枯性病害。近年来,全国各地也相继报道有克服多个抗性基因的生理小种出现。本研究对2009年河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进行鉴定,共鉴定出对4个抗性基因具有不同毒力的13个致病类型。其中以0号和1号生理小种为主,其分离频率分别为23.4%和20.8%,不同地区主要生理小种类型不同,在张家口、涞源、承德、栾城,0号生理小种为主,其次为1号生理小种,而唐山和秦皇岛以1号生理小种为主;进行主要生理小种对4个主栽玉米品种的致病力测定,发现0号生理小种对浚单20的毒力较高,而1号和123N号小种对京玉7号的毒力较高.对多基因抗性品种的选用及品种的合理布局具有指导意义。

分类号: S435.131.49

  • 相关文献

[1]我国小麦农家品种和近缘种对白粉病的苗期抗性. 许红星,许云峰,耿立格,安调过. 2011

[2]18%吡唑醚菌酯FS包衣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 张海剑,索相敏. 2016

[3]钙调素拮抗剂及钙螯合剂对玉米大斑病病原孢子萌发的影响. 高志强,程增书. 1993

[4]玉米叶斑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发酵培养基优化. 鹿秀云,李社增,栗秋生,孔令晓,刘杰,马平,高胜国. 2006

[5]玉米主要叶斑病生防菌的筛选与培养基优化. 鹿秀云,李社增,栗秋生,孔令晓,刘杰,马平,高胜国. 2006

[6]苹果品种资源短枝比率与节间长度性状的动态聚类分析. 张新忠,张建阁,白景春. 1995

[7]河北省大豆资源籽粒性状分析与利用评价. 杨春燕,张孟臣,樊翠芹,高晓权. 1997

[8]河北省棉花品种冀棉25的育种利用效果分析. 崔淑芳,王广恩,钱玉源,张海娜,刘祎,金卫平,田海燕,李俊兰. 2017

[9]谷子(粟)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研究. 李荫梅. 1991

[10]棉花品种冀棉20育种利用效果分析. 崔淑芳,钱玉源,王广恩,张海娜,金卫平,刘祎,崔瑞敏,韩轩,李俊兰. 2019

[11]利用无性系变异创制农作物品种资源的方法和类型. 吕孟雨,王海波. 2004

[12]小麦白粉病抗源材料抗性基因鉴定. 高胜国,付秋舫. 1995

[13]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及根结线虫抗性基因的检测. 杨超沙,王国华,吴志明,尹庆珍,尹伟平. 2018

[14]不同番茄品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抗性基因分析及田间抗性评价. 张爱红,杨菲,李希望,赵元业,陈微,邸垫平. 2023

[15]西瓜枯萎病菌小种分化及其致病性分析. KONG Ling-xiao,孔令晓,Wang Cui-xia. 2011

[16]河北省棉花枯萎菌的生理小种鉴定及AFLP分析. 王晓光,郭庆港,鹿秀云,李宝庆,李社增,马平. 2010

[17]河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张淑平,潘勋,高俊全. 1992

[18]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优势生理小种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李聪聪,王亚娇,栗秋生,纪莉景,王连生,孔令晓. 2020

[19]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扫描电镜观察. 崔洋,刘克明,魏建昆,张召铎,刘植义. 1990

[20]河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研究. 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李聪聪,孔令晓.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