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翠霞
作者: 王翠霞 1 ; 纪莉景 1 ; 李聪聪 1 ; 孔令晓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定071000
关键词: 西瓜枯萎病;病原菌;保存方法;生长速率;产孢量;致病力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145-147
摘要: 本研究采用室温继代、4℃冷藏、-20℃甘油冻存、4℃麦粒法4种不同的保存方法对保存一年后的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的致病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保存方法条件下病原菌的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致病力上也存在差异.其中4℃和-20℃甘油冻存的致病力与保存前相比没有显著地退化,室温条件下连续继代保存的病原菌致病力表现为退化,麦粒法保存的病原菌致病力退化最严重,乃至菌株的致病力降低到了弱致病力菌系.因此,在人工条件下对病原菌的保存采用4℃冷藏和-20℃甘油冻存能有效地降低病原菌的退化,从而提高致病性鉴定及相关研究的准确性.
分类号: S436.5
- 相关文献
[1]感染甘薯小象甲白僵茵菌株的初步筛选. 曹伟平,宋健,王金耀,冯书亮,杜立新. 2011
[2]玉米小斑病菌复壮培养基的筛选. 李秀丽,董文琦,李运朝,贾银锁,马春红,王立安. 2008
[3]感染甘薯小象甲白僵菌菌株的初步筛选. 曹伟平,宋健,王金耀,冯书亮,杜立新. 2011
[4]棉花枯萎病病圃退化原因的初步探讨. 冯春田. 1983
[5]梨离体茎尖超低温保存方法的比较研究. 赵艳华,吴雅琴,李春敏. 2004
[6]西瓜枯萎病菌分离及致病力测定. 纪莉景,王连生,栗秋生,王翠霞,孔令晓. 2010
[7]一株西瓜枯萎病生防菌的鉴定与田间防效. 王亚娇,栗秋生,纪莉景,肖颖,孔令晓. 2021
[8]西瓜枯萎病药剂筛选及其防效研究. 王翠霞,纪莉景,栗秋生,李聪聪,孔令晓. 2013
[9]生长调节剂对球孢白僵菌产孢和分生孢子性能的影响. 曹伟平,甄伟,陈丹,丰硕,宋健. 2022
[10]主要环境及营养因素对西瓜枯萎病菌生长的影响. 郭晓钰,纪莉景,王亚娇,王翠霞,孔令晓. 2016
[11]水稻愈伤组织生长速率研究. 吕孟雨,赵和,王海波. 2005
[12]西瓜枯萎病菌小种分化及其致病性分析. KONG Ling-xiao,孔令晓,Wang Cui-xia. 2011
[13]不同地区西瓜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郭晓钰,王翠霞. 2014
[14]玉米小斑病菌T、C、O三个小种复壮的研究初探. 刘桂. 2003
[15]对烟粉虱和小菜蛾的高效的球孢白僵菌HFW-05研究进展. 曹伟平,宋健,杜立新. 2018
[16]中国七省(自治区)马铃薯黄萎病病情及优势病原菌致病力分析. 李社增,周洪友,鹿秀云,年冠臻,郭庆港,赵卫松,东保柱,申建芳,王培培,张晓云,闫磊,马平. 2018
[17]棉铃虫微孢子虫病的田间发生调查及其致病力测定. 王容燕,王金耀,曹伟平,杜立新,宋健,冯书亮. 2008
[18]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玉米离蠕孢dsRNA病毒的检测及带毒菌株的生物学特征. 王亚娇,栗秋生,吴玉星,李聪聪,孔令晓. 2021
[19]微孢子虫对二点委夜蛾致病力研究. 张海剑,宋健,杜立新,杨云鹤,石洁. 2016
[20]绿豆立枯丝核菌研究初报. 王彦,曹志敏,张志肖,苏秋竹,范保杰,刘长友,田静.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真菌病毒BmPV1抑制Bipolaris maydis侵染寄主作用研究
作者:王亚娇;及增发;栗秋生;吴玉星;韩森;孔令晓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真菌病毒BmPV1;弱毒性;荧光标记;侵染过程
-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杀菌剂混用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农药减施技术研究
作者:吴玉星;王亚娇;韩森;栗秋生;孔令晓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植物免疫诱抗剂;杀菌剂;减施;防御酶
-
咯菌腈和戊唑醇复配对假禾谷镰孢菌丝生长及所致病害的影响
作者:李聪聪;吴玉星;王亚娇;纪莉景;韩森;孔令晓
关键词:小麦茎基腐病;假禾谷镰孢;咯菌腈;戊唑醇;复配;增效作用
-
河北省小麦主栽品种对茎基腐病抗性鉴定及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作者:吴玉星;韩森;王亚娇;张巧丽;高建海;栗秋生;孔令晓
关键词:小麦品种;茎基腐病;假禾谷镰刀菌;抗性评价
-
氨基寡糖素与吡唑醚菌酯混用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减施增效作用
作者:吴玉星;王亚娇;韩森;栗秋生;孔令晓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氨基寡糖素;吡唑醚菌酯;农药减施;防御酶
-
防治玉米叶斑病高效药剂筛选及药剂减施增效技术
作者:李聪聪;王亚娇;栗秋生;吴玉星;王鹏;孔令晓
关键词:杀菌剂筛选;玉米小斑病;弯孢叶斑病;减施增效
-
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玉米离蠕孢dsRNA病毒的检测及带毒菌株的生物学特征
作者:王亚娇;栗秋生;吴玉星;李聪聪;孔令晓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dsRNA病毒;离蠕孢partitivirus病毒;生物学特征;致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