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Changping Zhao

作者: Changping Zhao 1 ; 赵昌平 2 ;

作者机构: 1.Beijing Engineering and Technique Research Center for Hybrid Wheat,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Beijing, China

2.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小麦;杂交种选育;种质资源;制种技术

会议名称: 2012年国家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工程院

页码: 58-187

摘要: 2000年起二系杂交小麦进入大面积“中试”和生产示范阶段,致使我国在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培育及二系杂交小麦研究应用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我国杂交小麦在种质资源、杂交组合、制种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拓展杂交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充分挖掘遗传远缘、生态远缘种质资源间的强优势杂交种潜力,进一步加强高配合力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创制,是根本解决强优势小麦杂交种选育的核心。建立以高产、稳产、低成本为目标的,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的杂交小麦制种技术体系。形成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由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杂交小麦产业化新机制,加速杂交小麦的大面积应用步伐。

分类号: S512.103.51

  • 相关文献

[1]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366异交结实研究. 赵昌平,秦志列. 2007

[2]中国杂交小麦研究进展. 赵昌平. 2012

[3]NK815玉米品种高产高效优质制种技术. 冯培煜,宋瑞连,王晓光,马野,马建华,周学师,王术国,刘晓东,周龙. 2019

[4]玉米新品种“NK718”超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罗松彪,赵久然,王元东,杨惠玲,万兴荣. 2013

[5]玉米品种京农科728北京密云地区制种技术. 王荣焕,王元东,赵久然,徐田军,陈传永,刘新香,崔铁英. 2017

[6]玉米品种MC812配套高产高效制种与栽培技术. 王荣焕,冯培煜,赵久然,刘春阁,王元东,王晓光,王海龙,张新. 2018

[7]南繁茄子原种和杂交种制种技术规程. 潜宗伟,陈海丽,崔彦玲. 2012

[8]玉米新品种京科193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邢锦丰,段民孝,王元东,宋伟,赵久然. 2013

[9]杂交玉米新品种京科968种子生产技术. 冯培煜. 2013

[10]基于遥感数据和生态因子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 李存军,王大成,王纪华,宋晓宇,王芊,王妍. 2012

[11]用神经网络和高光谱植被指数估算小麦生物量. 王大成,王纪华,靳宁,王芊,李存军,黄敬峰,王渊,黄芳. 2008

[12]光谱反射率在小麦品质监测上的应用研究. 王纪华,黄文江,赵春江,杨敏华,王之杰. 2002

[13]小麦籽粒品质卫星遥感监测与调控技术. 朱新开,郭文善,李春燕,谭昌伟,王纪华,黄文江,李存军. 2009

[14]CAU9901乳剂浸种对小麦和水稻生理功能的影响. 王纪华,韩德元,司宗兴. 2002

[15]基于荧光成像系统小麦病害叶片异质性分析. 杜世州,曹承富,袁琳,廖钦洪. 2012

[16]溴苯腈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消解及安全性评价. JIA Chun-Hong,贾春虹,ZHAO Er-Cheng,赵尔成,HE Min,贺敏. 2018

[17]鲜食观赏两用桃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刘佳棽,王尚德,王富荣,刘国彬,王虞英. 2010

[18]菠菜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分析. 吴娅妮,梅燚,崔彦玲,陈海丽,孟淑春. 2015

[19]外来种质导入在早熟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孙伯陶. 2000

[20]菠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孟淑春,徐秀苹,宋顺华,刘长江,马连平.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