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作者: 李云伏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关键词: 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育种工作;成果转化;政策支持
会议名称: 2012种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科协;中国农学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黑龙江省科协;中国种子协会
页码: 31-33
摘要: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其根本在于提高种业科技创新水平,增强竞争力。提高种业科技创新水平要做到“三个结合”:即中长期规划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科研与示范相结合、研究与产业相结合。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研究方向把握,夯实育种研究基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种业政策体系。
分类号: F326.6
- 相关文献
[1]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管理工作综述. 张卫,彭楠,黄正. 2019
[2]北京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趋势研究. 陈俊红,周连第. 2010
[3]浅谈中国猪的育种工作. 赵书广. 2010
[4]五个保加利亚甜樱桃优良品种介绍. 周宇,佟兆国,张立民,石磊,姜立杰. 2006
[5]基于专利视角的土壤污染修复领域发展态势分析. CHUAN Li-min,串丽敏,ZHENG Huai-guo,郑怀国,ZHAO Tong-ke,赵同科,ZHAO Jing-juan,赵静娟,YAN Zhi-hui,颜志辉,ZHANG Xiao-jing. 2015
[6]浅谈对北京主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思考. 孙晓冬,李斌,褚农农,闫华. 2019
[7]农业科技专题数据库建设中的量和单位的标准化. 周锋,郑怀国,谭翠萍,邱琳,赵静娟,李凌云. 2009
[8]新形势下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与服务的思考. 刘凤芹,刘诗莹,王文娟. 2021
[9]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蔡彦虹,李仕宝,饶智宏,姜鹏. 2014
[10]卓有成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办法-基于畜牧所的案例分析. 王昌青,刘彦. 2020
[11]中国樱桃品种“对樱”转化FT基因的初步研究. 姚婷,闫国华,王晶,张晓明,张开春. 2010
[12]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战略 应对WTO挑战. 魏炳传,王军. 2003
[13]新形势下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之思考. 王文娟,刘凤芹. 2019
[14]基于专利视角的北京涉农领域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郑怀国,贾倩,张辉,串丽敏. 2017
[15]北京籽种产业科技创新现状调研与发展建议. 赵冬梅,张风廷,刘亚,廖祥政,于栓仓,滕海涛,唐益苗. 2010
[16]推进科研单位数据治理体系构建的思考和建议. 李斌,闫华,孙晓冬,褚农农. 2020
[17]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曹冰雪,李鸿飞,赵春江,李瑾. 2024
[18]当前家禽健康养殖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周蛟. 2011
[19]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郑博薇,李作麟,赵姜. 2021
[20]省级农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培育途径研究与思考. 耿东梅,王之岭.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深化学会改革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北京农学会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
作者:郝利;李云伏
关键词:农学会;职能定位;服务创新;乡村振兴
-
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 提高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以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例
作者:蔡万涛;李云伏
关键词: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创新;科技服务
-
高产早熟耐密抗倒伏宜机收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的选育与配套技术研究
作者:段民孝;赵久然;李云伏;王元东;邢锦丰;张华生;刘新香;刘春阁;张雪原;张春原
关键词:玉米;高产;早熟;密植;抗倒伏;机械化收获
-
农业科技援外项目实现“走出去”的实践探讨
作者:白世伟;蒋韬;李云伏
关键词:农业科技援外;项目;可持续发展;“走出去”;模式探讨
-
建立共享管理体系 促进大型仪器开放共享
作者:蔡万涛;李云伏
关键词:条件平台;仪器共享;管理体系;共享基金
-
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作者:王元东;张华生;段民孝;赵久然;李云伏;刘春阁;陈传永;成光雷;崔铁英
关键词:
-
SSR和SNP两种标记技术在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中的比较分析
作者:李雪;田红丽;王凤格;赵久然;李云伏
关键词:玉米;SSR;SNP;真实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