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生态工程控制水稻害虫技术在浙江省的实践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徐红星

作者: 徐红星 1 ; 郑许松 1 ; 朱平阳 1 ; 杨亚军 2 ; 田俊策 1 ; 陈桂华 2 ; 吕仲贤;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杭州310021

2.浙江省金华市植保站,金华321017

关键词: 水稻害虫;生态工程;虫害防治;粮食安全

会议名称: 第十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00000236-00000238

摘要: 依靠大量连续的化学肥料和农药等投入品以实现作物高产的集约化农业生产,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甚至消失,引起病虫害频繁暴发成灾,又促进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生态工程控制水稻害虫技术主要是通过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天敌、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使水稻害虫种群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即经济阈值之下),是利用害虫和天敌之间关系设计控制害虫的一项措施,在生态景观层面进行人为设计,平衡生物多样性需求,提升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分类号: S435.112

  • 相关文献

[1]单季晚稻区应用生态工程技术控制水稻主要害虫的实践. 郑许松,刘桂良,陈宇博,田俊策,吕仲贤. 2017

[2]应用生态工程控制水稻害虫技术在金华的实践. 陈桂华,朱平阳,郑许松,姚晓明,张发成,盛仙俏,徐红星,吕仲贤. 2016

[3]水产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许育新. 2019

[4]应用生态工程技术控制水稻害虫对水生昆虫数量的影响. 朱平阳,郑许松,张发成,徐红星,姚晓明,杨亚军,陈桂华,吕仲贤. 2017

[5]生态工程控害技术提高稻纵卷叶螟天敌功能团的种群数量. 朱平阳,郑许松,张发成,Alberto T Barrion,徐红星,杨亚军,陈桂华,吕仲贤. 2017

[6]提高稻飞虱卵期天敌控害能力的稻田生态工程技术. 朱平阳,郑许松,姚晓明,徐红星,张发成,陈桂华,吕仲贤. 2015

[7]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水稻害虫治理成就与展望. 徐红星,杨亚军,郑许松,田俊策,鲁艳辉,程家安,吕仲贤. 2019

[8]不同温度下浸水对褐飞虱生存,繁殖及其寄生的影响. 吕仲贤,俞晓平. 2000

[9]四种防治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陈桂华,郑许松,盛仙俏,吴降星,张发成,吕仲贤. 2008

[10]水稻害虫治理的生态工程. 祝增荣,程家安,王光华,吕仲贤,陈桂华,俞明全,姚晓明,沈卫新,何美仙,黄雪萍,刘占宇,林贤文,乔飞,周文武,刘苏. 2011

[11]氮肥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及其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的影响. 吕仲贤,俞晓平,Heong K L,胡萃. 2005

[12]水稻害虫非化学农药控制技术. 吕仲贤,徐红星,郑许松,杨亚军,田俊策,鲁艳辉. 2016

[13]确保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对策研究. 袁海平,顾益康,胡豹. 2011

[14]不同施氮量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及阈值探究. 唐良梁,李艳,李恋卿,陈义,吴春艳,唐旭. 2015

[15]安徽省耕地资源利用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实证分析. 张平平,高蕾,鲁成树,胡心意. 2021

[16]浙江省粮食需求与粮食安全态势的探讨. 徐萍,卫新,王美青,詹丽钏. 2007

[17]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困境与策略-以浙江省为例. 毛晓红,李懿芸,傅琳琳. 2024

[18]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在浙江的实践与探索. 毛晓红,李懿芸,傅琳琳,万晶,毛小报,王瑾,王煜. 2023

[19]我国乡村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与应对. 黄祖辉,李懿芸,毛晓红. 2024

[20]我国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现状与对策. 黄祖辉,李懿芸,毛晓红.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