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害虫非化学农药控制技术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吕仲贤

作者: 吕仲贤 1 ; 徐红星 1 ; 郑许松 1 ; 杨亚军 1 ; 田俊策 1 ; 鲁艳辉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

关键词: 水稻害虫;耕作制度;抗虫品种;生物防治

会议名称: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00000255-00000255

摘要: 在"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和科学植保"方针的指导下,近10年多来在生物多样性调节、农业措施、理化诱杀、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等一系列非化学农药控制水稻害虫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有效地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特别是在:通过压低越冬代(或迁入期)的虫源,减少虫源基数.如低茬收割和耕沤灭蛹、诱杀(灯光、性诱剂和诱虫植物)以及调整耕作制度和隔离育秧等.培育和利用抗虫品种是防治稻飞虱的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措施。保护原有(土著)天敌、促进现有天敌增殖等技术,提高了稻田生态控制功能。田间释放赤眼蜂增强生物防治能力,稻一鸭和稻一鱼共育等种养结合的稻作系统通过自身调节维持该系统的健康发展。应用生物农药和性诱剂干扰等化学农药替代产品,使害虫种群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分类号: S435.112

  • 相关文献

[1]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水稻害虫治理成就与展望. 徐红星,杨亚军,郑许松,田俊策,鲁艳辉,程家安,吕仲贤. 2019

[2]单季晚稻区应用生态工程技术控制水稻主要害虫的实践. 郑许松,刘桂良,陈宇博,田俊策,吕仲贤. 2017

[3]不同温度下浸水对褐飞虱生存,繁殖及其寄生的影响. 吕仲贤,俞晓平. 2000

[4]应用生态工程控制水稻害虫技术在金华的实践. 陈桂华,朱平阳,郑许松,姚晓明,张发成,盛仙俏,徐红星,吕仲贤. 2016

[5]四种防治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陈桂华,郑许松,盛仙俏,吴降星,张发成,吕仲贤. 2008

[6]氮肥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及其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的影响. 吕仲贤,俞晓平,Heong K L,胡萃. 2005

[7]生态工程控制水稻害虫技术在浙江省的实践. 徐红星,郑许松,朱平阳,杨亚军,田俊策,陈桂华,吕仲贤. 2015

[8]"贝母/玉米/大豆"旱地多熟栽培技术及效益简析. 赵军华,曹开金,楼肖成,吕学高,朱正梅. 2015

[9]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毛虫的致病性研究. 厉晓腊,金轶伟,柴一秋,陈官菊,刘又高. 2006

[10]无公害蔬菜系列讲座-无公害蔬菜病虫防治技术要点. 高春先. 2001

[11]酢浆草和车轴草作为螟黄赤眼蜂田间蜜源植物的可行性分析. 赵燕燕,田俊策,郑许松,徐红星,鲁艳辉,杨亚军,臧连生,吕仲贤. 2017

[12]一种南方小花蝽产卵基质的高效利用方法. 黄俊,钱诚,吕要斌. 2020

[13]班氏跳小蜂对新寄主资源的寄生适合度. 黄俊,智伏英,吕要斌. 2019

[14]蜜源食物对节肢动物天敌寿命、繁殖力和控害能力的影响. 田俊策,朱平阳,郑许松,徐红星. 2014

[15]芝麻花对稻螟赤眼蜂寄生和扩散能力的影响. 田俊策,王国荣,郑许松,吕仲贤. 2018

[16]桃园橘小实蝇不同防治方法效果评价. 汪末根,古咸彬,刘灵敏,江雪芳,张慧琴. 2021

[17]球孢白僵菌对入侵性害虫扶桑绵粉蚧的防治效果. 余峰,唐娅媛,张莉丽,张娟,李明江. 2020

[18]草莓炭疽病生防菌株MT-06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魏彩燕,毛雪琴,柴荣耀,王艳丽,王教瑜,张震,邱海萍,姜华,杜新法,孙国昌. 2010

[19]四种赤眼蜂的飞行能力和稻螟赤眼蜂的田间扩散能力评价. 田俊策,王子辰,王国荣,郑许松,臧连生,吕仲贤. 2017

[20]生防菌株MT-06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及定殖力测定. 毛雪琴,魏彩燕,柴荣耀,王艳丽,王教瑜,张震,邱海萍,姜华,杜新法,孙国昌.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