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水稻浸种过程种子水分检测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Song Ping

作者: Song Ping 1 ; 宋平 2 ; Yang Tao 3 ; 杨涛 4 ; Wang Cheng 1 ; 王成 2 ;

作者机构: 1.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沈阳110866

2.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7

3.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7

4.农业智能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7

关键词: 水稻;浸种过程;水分检测;低场核磁共振

会议名称: 2016年农业电气化与信息化工程科技与学科发展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页码: 00000001-00000008

摘要: 为研究水稻浸种过程中种子的水分相态、分布特征及其流动规律,应用低场核磁共振原位无损检测技术,采用连续浸种、间歇浸种、药剂浸种及温汤浸种等处理方法对水稻种子的浸种过程开展了研究.根据横向弛豫时间T2呈现的多组份特征区分种子内部的水分相态,通过T2弛豫谱信号幅值差异分析水稻种子水分的变化和流动规律,构建横向弛豫时间与水分相态、水分分层及弛豫谱信号幅值与水分含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实现对水稻浸种过程中种子吸水的定量化研究.该试验提出了一种无损的水分检测方法,能够更加直接准确的揭示水稻种子在浸泡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直观的揭示了水稻浸种过程中种子内部的水分传递过程,为探求水稻种子的最佳浸泡条件及浸种过程中的水分传递理论模型构建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1.041

  • 相关文献

[1]基于矩阵分解离散Hopfield食用菌OPC远程生产监控. 董静,陈天恩,赵春江. 2018

[2]用低场核磁共振检测水稻浸种过程中种子水分的相态及分布特征. 宋平,徐静,马贺男,王成,杨涛,高鹤. 2016

[3]CAU9901乳剂浸种对小麦和水稻生理功能的影响. 王纪华,韩德元,司宗兴. 2002

[4]矿物硅钾肥在水稻上的后效作用研究. Li Ji-jin,李吉进,李钰飞,Li Yu-fei. 2014

[5]利用水稻成熟期冠层高光谱数据进行估产研究. 唐延林,王纪华,黄敬峰,王人潮. 2004

[6]CAU9901浸种对小麦和水稻生理功能的影响. 司宗兴,王纪华,韩德元. 2002

[7]水稻成熟过程中高光谱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变化规律研究. 唐延林,王纪华,黄敬峰,王人潮,何秋霞. 2003

[8]基于多时相HJ影像的水稻洪涝灾情和产量监测. 徐鹏,顾晓鹤,邱贺,孟鲁闽. 2014

[9]洪涝胁迫的水稻叶面积指数变化及其光谱响应研究. 徐鹏,顾晓鹤,孟鲁闽,邱贺,王慧芳. 2013

[10]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水稻种子浸泡过程中的水分变化. 宋平,杨涛,王成,潘大宇,任鹏. 2015

[11]干旱胁迫下旱稻和水稻对K~+和Ca~(2+)的动态吸收研究. 侯佩臣,王晓冬,王美娟,潘大宇,罗斌. 2013

[12]水稻对旱作环境的响应和适应性研究. 陶汉之,黄文江,张玉屏,胡焱,黄义德,方一平,蔡永萍. 2002

[13]基于神经网络的水稻产量预测模型. 黄文江,王纪华,赵春江,袁红春. 2000

[14]一个新的水稻D17/HTD1基因等位突变体的分子鉴定. 李丛丛,马小定,马建. 2019

[15]基于县域单元的我国水稻生产时空动态变化. 王小慧,姜雨林,刘洋,卢捷,尹小刚,史磊刚,黄晶,褚庆全,陈阜. 2018

[16]几种新型肥料对水稻增产增效的试验研究. 韩哲,陈宝成,曹兵,齐建俊,陈剑秋. 2020

[17]水稻旱作对籽粒灌浆特性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汪军,黄义德,黄文江,丁友苗,常红. 2008

[18]基于相似性分析的中低分辨率复合水稻种植面积测量法. 顾晓鹤,韩立建,张锦水,潘耀忠,李乐. 2008

[19]基于HJ-CCD与TM影像的水稻LAI估测一致性分析. 张竞成,顾晓鹤,王纪华,黄文江,何馨,王慧芳. 2010

[20]水稻旱作对其生长量和经济产量的影响. 黄文江,黄义德,王纪华,李金才.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