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特征、类型与作用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陈慈

作者: 陈慈 1 ; 陈俊红 1 ; 龚晶 1 ; 孙素芬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农业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7

关键词: 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收渠道;消费水平

会议名称: 华北六省(市)、自治区农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北京农学会`天津市农学会`河北省农学会

页码: 00000001-00000007

摘要: 培育壮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依据新业态的产生路径,现阶段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可划分为服务型农业新业态、创新型农业新业态、社会化农业新业态、内部融合型农业新业态和综合型农业新业态五大类别.他们成长性好、附加值高、引领性强、"三产化"特征突出,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扩充农民增收渠道、引领新消费需求、推动城乡要素流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分类号: F323

  • 相关文献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展望. 张晋京. 2017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提高我国专利转化率的途径研究. 闫华,褚农农,孙晓冬,李斌,王姝言. 2018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究-以山东省东营市汀罗镇为例. 郑博薇,闫东洋,李铁娇,李作麟. 2021

[4]美丽中国标准驱动. 戴莹,冯晓元,韩平,王蒙. 2013

[5]种子赋码与追溯体系的建立. 丁海凤,张雪平,张涛. 2011

[6]再论北京农业的功能——大力培育服务功能和文化功能. WANG Ai-ling,王爱玲,WEN Hua. 2011

[7]北京农业的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选择. ^A王爱玲^B1%^A文化^B2. 2004

[8]农业信息化标准研究实践与探索. 张峻峰,郑怀国,罗长寿,谭翠萍,李光达. 2013

[9]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 陈俊红,李红. 2012

[10]北京农业多功能演进过程及机理研究. 陈慈,王爱玲,文化. 2015

[11]浅谈知识管理的发展及在我国农业工程咨询机构的应用. 孙晓冬. 2010

[12]加强我国农业标准研究的对策. 黄丛林. 2013

[13]北京的桃文化及其创意开发途径分析. 王爱玲. 2010

[14]增强现实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王翠翠,郭新宇. 2016

[15]加强我国农业标准研究的对策. 黄丛林. 2013

[16]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栾汝朋,吴琼,杨国航,王之岭. 2019

[17]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对策. 梁丽娜,刘宝存,赵同科,邹国元,张宜霞,谷佳林. 2018

[18]关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思考. Qianqian Lang.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