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秋子梨和白梨种间杂交后代对梨黑星病的抗性为诱导抗性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海娥

作者: 张海娥 1 ; 高丽娟 1 ; 李龙飞 1 ; 徐金涛 1 ; 郝宝锋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昌黎,066600

关键词: 秋子梨;白梨;种间杂交;黑星病;诱导抗性

会议名称: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与乡村振兴研讨会暨华北六省、市、自治区农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天津市农学会`河北省农学会`山西省农学会`北京市农学会

页码: 00000142-00000157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梨黑星病菌在高抗种质和高感对照叶片中侵染的异同,研究秋子梨和白梨种间杂交后代叶片细胞学抗性类型,确定抗性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关键因子,从而为梨抗黑星病育种机理研究开拓一个新的方向. 方法:以抗病优系03-04-034和高感姊妹系03-19-136为试材,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病原菌侵染过程.并接种浓度为5×104个/ml的分生孢子液、10μg/ml水杨酸、100μg/ml水杨酸、500μg/ml水杨酸、1000μg/ml水杨酸,观察处理后内源水杨酸、多酚、木质素等病程相关物质的变化过程.由此探讨秋子梨和白梨种间杂交后代对黑星病的抗性类型和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关键因子. 结果:梨黑星病菌丝能够穿透03-04-034叶片角质层通过表皮侵入到叶片中并在胞间间隙生长,但是到了后期,侵入的菌丝开始衰败,菌丝细胞质开始分解,直至分解成小颗粒散落于侵染腔内,外部的菌丝液不再侵入,说明菌丝侵入之后诱导了03-04-034对侵染的抗性,高抗种质03-04-034对梨黑星病的抗性属于诱导抗性,相同被侵染状态下,对照高感单系“03-19-136”叶片内菌丝生长越来越旺盛,说明未产生诱导抗性.病原诱导可以使03-04-034叶片中水杨酸迅速积累,从而诱导多酚包括芦丁苷、儿茶素和槲皮素等的迅速积累,最后诱导木质素的迅速积累,产生一系列抗病反应,但是病原诱导在高感单系03-19-136叶片中则不会产生类似的变化.浓度为500μg/ml的外源水杨酸处理会使高抗单系03-04-034叶片中产生类似于病原诱导产生的反应,从而引起内源水杨酸、多酚(包括芦丁苷、儿茶素、槲皮素)以及木质素等的系列抗病反应;并且浓度为500μg/ml的外源水杨酸处理也会使高感单系03-19-136内源水杨酸迅速增加,进而诱导多酚和木质素发生系列反应;浓度为100μg/ml的外源水杨酸处理也会引起高感单系03-04-034和高感单系03-19-136叶片内源水杨酸的增加,但是增幅远远小于浓度为500μg/ml的外源水杨酸处理,后续的多酚和木质素的抗病反应也不明显;浓度为1000μg/ml的外源水杨酸处理可能因为水杨酸浓度过高,会引起高感单系03-04-034和高感单系03-19-136叶片内源水杨酸的不正常激增,虽然也会激发部分多酚和木质素的抗病反应,但是抗病反应延后,且不正常.适宜浓度的梨叶片内源水杨酸是产生梨黑星病抗性的关键因子,病原侵入之后高抗单系03-04-034叶片可以产生适宜浓度的内源水杨酸,激发了一系列抗病反应,从而表现为高抗;而高感单系03-19-136却不会因病原的侵染产生适宜浓度的内源水杨酸,因而表现为高感. 结论:秋子梨和白梨种间杂交后代叶片细胞学抗性为诱导抗性,且水杨酸是叶片诱导抗性获得的关键因子.

分类号: S661.2:S603.6

  • 相关文献

[1]早熟抗黑星病梨新品种——早魁. 李晓,李勇,王迎涛. 2001

[2]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种间杂交培育抗干热风新种质研究. 赵凤梧,李慧敏,刘冬成,张爱民. 2005

[3]超高产小麦新种质HS Z6-06-56性状表现及分析. 李慧敏,袁绍华,杨建忠,赵凤梧,丁再松,赵明,Pavol Hauptvogel,Daniela Benedikova. 2007

[4]棉花种间杂交新品种冀棉25号的选育. 王志忠,王兆晓,崔瑞敏. 1999

[5]超高产小麦新种质HSZ6-06-56性状表现及分析. 李慧敏,袁绍华,杨建忠,赵凤梧,丁再松,赵明,PavolHauptvogel,DanielaBenedikova. 2007

[6]粮草兼用型莜麦新品种“远杂一号”的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周海涛,李天亮,张新军,杨晓虹,赵艳格. 2012

[7]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对玉米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作用. 商闯,马春红,李运朝,翟彩霞,董文琦,崔四平,侯立白,贾银锁. 2007

[8]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毒素对玉米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诱导研究. 马春红,李运朝,董文琦,翟彩霞,范尉尉,柳斌辉,王立安,任会芳. 2007

[9]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培养滤液对玉米抗病性的诱导. 马春红,翟彩霞,王立安,陈霞,郭秀林,崔四平,李广敏. 2005

[10]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诱导寄主抗性的研究. 商闯,马春红,贾银锁,翟彩霞,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侯立白. 2008

[11]玉米小斑病菌C毒素培养滤液对玉米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诱导效应. 商闯,马春红,李运朝,翟彩霞,董文琦,崔四平,侯立白,贾银锁. 2008

[12]植物诱导抗病性的常规鉴定——相关酶活性变化与诱导抗病性的关系. 翟彩霞,马春红,秦君,王立安,陈霞,李广敏. 2004

[13]HMC毒素培养滤液诱导C103玉米抗小斑病的研究(英文). 马春红,商闯,贾银锁,董文琦,李运朝,侯立白. 2008

[14]拮抗BS-208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诱导抗性的初步研究. 杜立新,冯书亮,王容燕,王金耀,曹伟平,林开春,张用梅. 2005

[15]高产稳产优质广适多抗棉花新品种冀1316的选育. 刘素恩,耿军义,郭宝生,王凯辉.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