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杏鲍菇废菌渣栽培高品质姬松茸的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干部培训中心

发明人: 雷锦桂;翁伯琦;江枝和;王义祥;吴少风;王正荣

专利号: CN201110167089.7

摘要: 一种利用杏鲍菇废菌渣栽培高品质姬松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生产用的栽培料组合物,即各原料配方组合(培养料配方)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杏鲍菇废菌渣400-700份、稻草300--500份、棉籽壳100--200份、圆叶决明100--200份、碳酸氢氨33-45份、过磷酸钙35-45份、石膏35-40份、石灰34-50份。还在每100kg干培养料中添加有1--3g的亚硒酸钠Na2SeO3作为清污助剂。本发明不仅有利于做到废料利用,降低原料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减轻环境污染,栽培原料处理简化,工艺更为简单,管理省工省力,达到稳产高产,取得较好社会经济效益,添加有少量的亚硒酸钠Na2SeO3作为清污助剂,还有利于降低姬松茸的镉含量。

  • 相关文献

[1]杏鲍菇菌渣栽培姬松茸配方试验. 付志英,应正河,张平,陈晓波,黄晓梅,赖腾强. 2013

[2]龙海市杏鲍菇废菌渣循环利用现状分析. 蔡志英,陈志伟,卢政辉. 2013

[3]杏鲍菇菌渣用量与姬松茸品质关系的主成分分析. 雷锦桂,江枝和,林衍铨,唐翔虬,翁伯琦. 2014

[4]杏鲍菇菌渣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程翊,曾辉,卢政辉,戴建清,王泽生. 2011

[5]杏鲍菇菌渣循环栽培双孢蘑菇的配方优化. 卢政辉,廖剑华,蔡志英,曾辉,柯斌榕,兰清秀. 2016

[6]杏鲍菇和金针菇菌渣堆肥的发酵特性及双孢蘑菇栽培试验. 柯斌榕,蔡志英,卢政辉,廖剑华,兰清秀. 2018

[7]菌渣培养料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柯斌榕,兰清秀,卢政辉,廖剑华. 2017

[8]基于隧道式发酵金针菇菌渣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分析. 柯斌榕,廖剑华,卢政辉,兰清秀,应正河. 2021

[9]不同培养料栽培杏鲍菇试验. 洪建基,曾日秋,卢川北,汤浩. 2003

[10]杏鲍菇菌渣代料栽培对姬松茸不同潮次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陈华,林怡,叶菁,刘朋虎,翁伯琦,王义祥. 2024

[11]紫山药研究进展. 张武君,陈菁瑛,刘保财,黄颖桢,赵云青. 2017

[12]菌渣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研究进展. Li Fangliang,栗方亮. 2014

[13]镧在草-菇-土系统中分配规律与循环利用. 翁伯琦,姜照伟,黄元仿. 2009

[14]杏鲍菇和金针菇菌渣堆肥的发酵特性及其栽培双孢蘑菇试验. 柯斌榕,蔡志英,卢政辉,廖剑华. 2017

[15]响应面优化即食杏鲍菇热风-真空干燥工艺. Yang Yilong,杨艺龙,Chen Junchen. 2013

[16]仿生态栽培姬松茸配方筛选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韩海东,徐国忠,陈敏健,董红艳. 2010

[17]镉(Cd)对姬松茸菌丝生长的影响. 杨春香,林新坚,林跃鑫. 2004

[18]姬松茸选育菌株的部分特性研究. 江秀红,林新坚,郑永标,陈济琛,林跃鑫. 2007

[19]谷秆两用稻草栽培食用菌研究. 陈君琛,郑金贵,杨菁,郑开斌,陈旺瑞. 2000

[20]磁场对姬松茸J1特性的影响. 林勇,郑怡,林新坚,欧阳桐娇,郭文杰,江枝和.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