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菜用大豆中平头炭疽菌的特异性PCR检测引物及其检测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发明人: 兰成忠;阮宏椿;杜宜新

专利号: CN20151056246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对用于检测菜用大豆炭疽病菌的PCR引物及其检测方法,所述引物包括上游引物CTF1:5'‑CC CTGAAAAGGACGTCTCC‑3'和下游引物CTR1:5'‑GCTAGAGTCCCTCCGAA TCC‑3',在所述引物基础上建立菜用大豆炭疽病菌PCR检测方法,可在菜用大豆炭疽病菌纯DNA和带菜用大豆炭疽病菌的发病豆荚组织中特异性地扩增出片段大小为426bp的扩增产物。本发明的检测引物和检测方法可用于田间菜用大豆炭疽病的早期诊断和病菌的监测和鉴定,克服了传统检测、鉴定方法步骤繁琐、周期长等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引物及方法对菜用大豆炭疽病菌进行检测具有准确性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过程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

  • 相关文献

[1]4种杀菌剂对3种果树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王贤达,林雄杰,胡菡青,黄镜浩,范国成. 2020

[2]福建蜜柚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高效防治药剂筛选. 赖宝春,姚锦爱. 2022

[3]枇杷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阮宏椿,陈福如,杨秀娟,严琰,方琴. 2005

[4]福建省草莓炭疽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与其他药剂的交互抗性. 姚锦爱,赖宝春,黄鹏,侯翔宇,余德亿. 2022

[5]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王劭,陈少莺,林锋强,程晓霞,江斌,陈仕龙,林琳,朱小丽. 2007

[6]几种引物对苏铁共生蓝细菌的DNA多态性分析. 宋铁英,陈坚,包晓东,郑伟文,郑芳勤. 2001

[7]茶树多态性SSR分子标记引物筛选. 陈志辉,游小妹,林郑和,钟秋生,陈常颂. 2013

[8]枇杷心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治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林雄杰,王贤达,范国成,胡菡青,许奇志,邓朝军. 2016

[9]福建省大豆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石妞妞,阮宏椿,揭宇琳,陈福如,杜宜新. 2022

[10]菜用大豆蔗糖转运蛋白基因Glyma18g15950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2019

[11]菜用大豆新品种闽豆9号的选育. 张玉梅,蓝新隆,林珊珊,胡润芳,林国强. 2022

[12]菜用大豆新品种闽豆1号的选育及高产稳产特性. 胡润芳,林国强,陈志雄,张轼,滕振勇,陆佩兰. 2007

[13]菜用大豆籽粒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 张玉梅,胡润芳,陈宇华,林国强. 2018

[14]菜用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的AMMI模型分析. 陈志雄,胡润芳,林国强. 2007

[15]菜用大豆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2013

[16]菜用大豆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家族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2018

[17]菜用大豆胚尖转化再生体系优化研究. 胡润芳,张玉梅,张广庆,林国强. 2013

[18]福建气候条件下菜用大豆杂交方法研究. 张玉梅,徐日荣,陈湘瑜,陈昊,滕振勇,陆佩兰,林国强,胡润芳. 2019

[19]AMMI模型在福建省菜用大豆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张广庆,林琼,胡润芳,滕振勇. 2010

[20]菜用大豆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家族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