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昆虫诱捕器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发明人: 王玉洁;赵冬香;王宏大;王爱萍

专利号: CN200920165368.8

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昆虫诱捕器是依据长期对昆虫的习性、食物偏好、气味及活动规律等观察研究设计而成。该昆虫诱捕器主要由挡雨板、诱捕器上箱体、诱捕翻板、诱捕器下箱体及诱芯夹等装置组成。挡雨板顶部设计为小N字形,防止雨水进入诱捕器影响诱芯的作用,诱捕器上箱体为长方形,其上锯齿形诱捕翻板主要用于诱捕昆虫以及防止进入的昆虫逃出,诱捕器下箱体为长方体用于捕装昆虫,内设一诱芯夹用于固定诱芯。本装置适用于农业害虫防治与监测。

  • 相关文献

[1]香蕉象甲信息化合物及其在香蕉象甲(Cosmopolites sordidus)防治中的应用. 李嘉. 2012

[2]彩色光源诱捕螺旋粉虱成虫的效果初探. 郑凌燕,符悦冠,韩冬银,毕仁军,金启安,王玉洁. 2009

[3]槟榔园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引诱剂使用技术规程. 吕朝军,钟宝珠,刘丽,覃伟权,李朝绪. 2021

[4]海南白沙松墨天牛成虫活动规律. 符舜,吴琦琦,吕宝乾,卢辉,唐继洪. 2020

[5]红棕象甲新型诱捕器的研制与应用. 黄山春,李朝绪,阎伟,刘丽,覃伟权. 2011

[6]二疣犀甲诱捕器的研制与应用. 黄山春,李朝绪,阎伟,刘丽,覃伟权. 2011

[7]不同诱捕器与诱芯对笋横锥大象虫的诱捕效果. 陈立君,唐超,金启安,温海波,彭正强. 2009

[8]诱捕条件对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田间效果的影响. 阎伟,刘丽,李朝绪,黄山春,覃伟权,彭正强. 2015

[9]几种昆虫的人工培育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进展. 曹岩磊,鲁耀鹏,许嘉芮,李军涛,张泽龙,郑佩华,郭冉,冼健安. 2023

[10]昆虫抗药性研究进展及其新农药开发对策. 何书海,韩丙军,彭黎旭. 2006

[11]海南蔗区趋光性昆虫种类及其动态研究. 伍苏然,熊国如,杨本鹏,詹儒林,蔡文伟,杨乃博,李国平,张树珍. 2013

[12]rDNA和mtDNA在昆虫系统发育与区系研究中的应用. 黄华平,杨腊英,王国芬,黄俊生. 2006

[13]黑水虻抗菌肽研究进展. 章启慧,李昆太,王会,王飞,王雷雨,陈玉梁,杨钰妮.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