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李怡彬;陈君琛;汤葆莎;吴俐
专利号: CN201610071936.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李果提取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李果经超声波‑微波分阶段联合提取、大孔树脂纯化、微胶囊化、真空冷冻干燥制备得李果提取物微胶囊;所述的李果提取物微胶囊含有20~50 wt%李果总酚;其中,结合态多酚占2~8 wt%,杨梅素占1~10 wt%,芦丁占1~10 wt%,檞皮素占0.2~1 wt%,山奈酚占0.1~1 wt%,阿魏酸占0.05~0.5 wt%,芥子酸占0.1~0.8 wt%。本发明的李果提取物微胶囊药效明显,制备方法简单,适宜规模化生产,且具有良好的加工贮藏稳定性,可为降尿酸功能营养食品和药品提供了一种新的原料来源。
- 相关文献
[1]低盐隔氧盐渍处理对芙蓉李胚原料及其加工品质的影响. 林晓姿,黄飞,何志刚,梁璋成,李维新,黄颖颖. 2017
[2]李果中花色素苷研究进展. 周丹蓉,方智振,叶新福,潘少霖,廖汝玉,姜翠翠,王小安. 2015
[3]芙蓉李咀嚼片酚类物组成及其生物活性. 汤葆莎,赖谱富,李怡彬,吴俐,翁敏劼,郑恒光. 2020
[4]胭脂李多酚纯化工艺及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 李怡彬,赖谱富,陈君琛,吴俐,汤葆莎,翁敏劼. 2016
[5]酒糟源酶解产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及酶解工艺优化. 王瑛,林晓婕,张甜甜,贾淑宁,梁璋成,林河通,何志刚. 2024
[6]番鸭小鹅瘟病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朱小丽,程晓霞,陈少莺,林锋强,陈仕龙. 2011
[7]姬松茸子实体及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分析. 陈体强,李开本,朱培根,何修金. 1998
[8]异烟酸甲酯/α-环糊精微胶囊制备及其对蓟马的引诱效果分析. 陈艺欣,林硕,田厚军,林凌鸿,李恒,陈勇,魏辉. 2024
[9]鲍鱼活性肽喷雾冷冻干燥新工艺研究. 江新辉,江铭福,谢永灿,刘海霞,温海兰,江敏,刘忠明,蓝登杭,赖谱富. 2023
[10]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的微胶囊化技术. 黄素芳,朱育菁,刘波,史怀,苏明星. 2005
[11]昆虫性信息素人工合成与微胶囊制剂化的研究进展. 孙渐盛,魏辉,林硕,顾晓军. 2014
[12]HPMCP微胶囊蛋白质包裹量的测定方法. 张明政,刘波,林乃铨,阮传清. 2009
[13]赖氨酸结构类似物对6种食用菌的抑制作用(英文). 郑永标,林新坚,谢宝贵,陈济琛. 2004
[14]冠突散囊菌Ec-12上清抑制小鼠的伤寒沙门菌机制的初步分析. 李兆龙,孔祥瑞,林锋强,王秀萍,赵冉,彭小莉,陈常颂. 2024
[15]动物饲用益生菌LPF-2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的培养条件优化. 陈璐,苏明星,刘波,黄素芳,葛慈斌,朱育菁. 2009
[16]牧草化感抑草作用研究进展. 高承芳,林仕欣,张晓佩,刘远,林碧芬,李文杨,董晓宁. 2012
[17]牧草化感作用抑草方式及新型除草剂研究进展. 高承芳,林仕欣,刘远,张晓佩,林碧芬,李文杨,董晓宁. 2012
[18]嗜水气单胞菌ZN1株Mah-TrxA融合蛋白的粘附功能分析. 吴学敏,庄培德,毛凝,林天龙,龚辉,杨金先,CHEN Ru-jing,WANG Long-bai,YAN Shan,YANG Jin-xian. 2012
[19]应用绿肥作物抑制旱稻田杂草研究初报. 占志雄,黄敬浩,刘浩官,彭文富,林永烈. 1992
[20]4株抑制大肠杆菌的植物乳杆菌分离鉴定及特性分析. 林子由,曾丽,董慧,林慧铃,郑宇,朱小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