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发明人: 余德亿;姚锦爱;王长方;陈华;魏泽平;陈兰进;黄鹏
专利号: CN201210489719.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李规范化种植方法,包括苗木繁育、建园及定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果实采收。本发明将各种栽培管理措施进行有机整合,提供了一种黑李规范化种植方法,引导李农按规程有序地进行黑李种植,可实现黑李的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具有较好的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优质高产科技示范园一级果率达80%以上,株产30kg以上,亩产1900kg以上;规范化生产基地一级果率达70%以上,株产20kg以上,亩产1300kg以上,效果显著。
- 相关文献
[1]黑李上桔全爪螨对3种药剂的敏感性评价. 余德亿,姚锦爱,黄鹏,杨艺华,王联德,胡进锋. 2010
[2]‘隆丰黑李’细菌性穿孔病病害调查及杀菌剂对其病原菌毒力测定. 姚锦爱,余德亿,黄鹏,方大琳. 2013
[3]黑李园桃小食心虫的发生情况及其田间防治药剂筛选. 黄鹏,余德亿,姚锦爱,陈兰进,方大琳. 2013
[4]多花黄精茶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苏海兰,陈宏,郑梅霞,阮君山,成建华,赵魏宇,郭志鹏,朱育菁,牛雨晴,朱雁鸣. 2023
[5]科技小院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福建探索”. 吴瑞建,朱朝枝,翁伯琦,秦竟,韩牙琴,许小敏. 2022
[6]黄金果规范化栽培技术. 鞠玉栋,吴维坚,林霜霜,邱珊莲,刘荣章,林启杰. 2017
[7]南平市元胡规范化栽培技术. 苏海兰,饶溶晖,郑梅霞,檀灵莹,吴春生,唐建阳. 2018
[8]野生与种植博落回各部位生物碱含量分析. 苏海兰,郑梅霞,陈宏,李永,周贵斌,朱育菁. 2021
[9]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系统能值分析. 钟珍梅,黄勤楼,翁伯琦,黄秀声,冯德庆,陈钟佃. 2012
[10]苦叶菜中氨基酸含量测定分析. 郑云云,张少平,张帅,郑加协. 2017
[11]HPLC法测定李果实中花色苷含量及其与pH示差法的比较研究. 周丹蓉,叶新福,方智振,姜翠翠,潘少霖,林炎娟. 2018
[12]李种质资源果实中花色苷含量的评价研究. 周丹蓉,林炎娟,叶新福,方智振,姜翠翠,潘少霖. 2019
[13]基于转录组的‘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ARF基因家族鉴定及分析. 方智振,姜翠翠,周丹蓉,潘少霖,叶新福. 2019
[14]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Aux/IAA家族基因鉴定及分析. 方智振,姜翠翠,周丹蓉,潘少霖,叶新福. 2020
[15]基于转录组的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Expansin基因家族鉴定及分析. 方智振,林炎娟,姜翠翠,周丹蓉,潘少霖,叶新福. 2020
[16]套种白三叶对李园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姜翠翠,方智振,周丹蓉,林炎娟,叶新福. 2020
[17]一种中国李害虫——梅下毛瘿螨. 胡菡青,罗水鑫,王贤达,林雄杰,陈瑾,范国成. 2016
[18]60Co-γ辐射诱变李新品种福红的差异性状及果实品质分析. 周丹蓉,叶新福,方智振,林炎娟,陈文光. 2023
[19]李果实蛋白质的营养评价与聚类分析. 周丹蓉,廖汝玉,方智振,潘少霖,叶新福. 2012
[20]闽产李果实氨基酸组成及其营养分析. 颜孙安,钱爱萍,姚清华,林香信,林虬.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有机肥替代化肥与生物炭配施对茶园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作者:王莎莎;陈俊玲;张晓杰;李艳春;陈华;王义祥
关键词:茶园;有机肥替代;生物炭;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土壤碳储量
-
杏鲍菇菌渣代料栽培对姬松茸不同潮次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华;林怡;叶菁;刘朋虎;翁伯琦;王义祥
关键词:杏鲍菇菌渣;姬松茸;产量;品质
-
金龟子绿僵菌和蜡蚧轮枝菌共培养对石蒜绵粉蚧的室内侵染活性和防治效果
作者:黄鹏;张杰;姚锦爱;余德亿;侯翔宇
关键词:虫生真菌;共培养;石蒜绵粉蚧;室内侵染活性;室内防治效果
-
氟啶虫胺腈在茶叶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安全性评估
作者:陈峰;康文斌;王俊;黄鹏;胡进锋;何玉仙;姚锦爱
关键词:氟啶虫胺腈;茶叶;残留消解动态;安全性评估
-
福建省再生稻的生产现状及其增产潜力与发展对策
作者:翁伯琦;刘岑薇;陈华;李艳春;林怡;姜照伟;王义祥
关键词:再生稻;生产现状;发展思路;对策;福建省
-
蜜柚花期蓟马为害特征、种群动态及寄主选择性
作者:张杰;黄鹏;侯翔宇;潘育芳;姚锦爱;余德亿
关键词:蜜柚;蓟马;为害;时空动态;寄主选择性
-
山区撂荒地高质量复种与小流域绿色低碳农业发展对策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作者:翁伯琦;赵雅静;陈华;李艳春;陈钟佃
关键词:撂荒地;复种;治理;山区小流域;绿色开发;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