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发明人: 王玉波;方美娟;何晓庆;刘冬;郑书宏;郭安强;庞昭进;郑礼
专利号: CN201520327388.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昆虫饲养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于食蚜瘿蚊繁殖的蚜虫饲养装置,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大麦苗种植槽,所述的大麦苗种植槽为长方体型,大麦苗种植槽底部开有多个出水孔,大麦苗种植槽的外壁设置有外凸环行加固楞,大麦苗种植槽上部用铁圈固定有网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适于食蚜瘿蚊繁殖的蚜虫饲养装置,大麦苗种植槽排水和透气性好,适于麦苗整齐生长。网袋加铁圈密封效果好,能够阻挡内部蚜虫逃逸和外部天敌侵入,且能做到内外温湿度一致。
- 相关文献
[1]滞育食蚜瘿蚊主要生化物质变化规律研究. 方美娟,何晓庆,刘冬,宋凯,张恒,赵颖,李玉艳,王玉波. 2023
[2]蚜虫密度对食蚜瘿蚊终身产卵量的影响. 郭慧娟,李保平,王玉波,郑礼,孟玲. 2015
[3]混合蚜虫斑块对食蚜瘿蚊繁殖力的影响. 方美娟,罗智心,何晓庆,刘冬,宋凯,张恒,赵颖,王玉波. 2021
[4]蚜虫发生对甜高粱主要经济性状影响的研究. 杜瑞恒,张玉华,赵立欣,张艳丽,甘耀进,籍贵苏,马继芳,侯升林,李顺国,王新玉,吕芃,魏志敏. 2006
[5]灰飞虱冬季室内人工饲养中饲料植物病虫害防治初报. 田兰芝,苗洪芹. (Mis
[6]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对麦蚜的防控效果. 陈立涛,高军,王永芳,董志平,马继芳,郝玉娟,郝延堂. 2018
[7]蚜虫新型预警网络的构建及其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秦启联,梁红斌,曹雅忠,许国庆,高占林,徐伟钧,武予清,李学军,赵章武,成新跃. 2011
[8]植物源农药对苜蓿蚜虫与蓟马的防治效果. 赵海明,游永亮,李源,武瑞鑫,何丽,张焕强,宋凯. 2019
[9]2种蚜虫DNA提取方法的比较与改进研究. 韩玉翠,吕芃,侯升林,李素英,马雪,籍贵苏,杜瑞恒,刘国庆. 2014
[10]高粱抗蚜研究进展. 刘国庆,杜瑞恒,侯升林,吕芃,籍贵苏,李素英. 2012
[11]蚜虫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高占林,李耀发,党志红,潘文亮,田士波. 2009
[12]白僵菌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研究与应用进展. 曹卫平,冯书亮,王金耀,王容燕,杜立新,宋健. 2006
[13]石家庄市园林植物蚜虫主要种类调查及防治对策. 缴丽莉,李学营,蔡海燕,索相敏. 2015
[14]溴氰虫酰胺对棉蚜和麦长管蚜生物活性的温度效应. 窦亚楠,安静杰,郭江龙,袁文龙,魏洪亮,党志红,高占林,李耀发. 2022
[15]蚜虫防治研究概况及在棉花上的应用. 张海娜,钱玉源,刘祎,王广恩,崔淑芳,金卫平,李俊兰. 2015
[16]几种杀虫植物对蚜虫的生物活性及与化学杀虫剂混用的联合毒力. 高占林,潘文亮,党志红,贾海民,李秀花,许景贤. 2004
[17]灰飞虱冬季室内人工饲养中饲料植物病虫害防治初报. 田兰芝,苗洪芹. 2005
[18]高梁抗蚜研究进展. 刘国庆,杜瑞恒,侯升林,吕芃,籍贵苏,李素英. 2012
[19]薄荷EβF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刘迪,甄军波,刘琳琳,冯晓晴,迟吉娜. 2024
[20]天然产物农药对杏树蚜虫的防治效果. 王端,刘志琨,陈雪峰,景晨娟,武晓红,李亚囡.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环渤海区域耐盐碱冬油菜品种全生育期鉴定筛选
作者:李积铭;李爱国;李和平;管明威;武军艳;孙万仓;翟兰菊;马骊;郭安强
关键词:白菜型冬油菜;全生育期;环渤海区域;耐盐碱指标
-
花粉蜜源对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陈子敬;陈云芳;刘美钊;王玉波;李文香
关键词:花粉蜜源;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
-
分子标记技术在解析猕猴桃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应用及展望
作者:柏昊;赵超;李超硕;庞昭进;韩景豹;朱哲江;王景涛;吕德智;宣立锋;牛帅科
关键词:猕猴桃;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
-
滞育食蚜瘿蚊主要生化物质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方美娟;何晓庆;刘冬;宋凯;张恒;赵颖;李玉艳;王玉波
关键词:食蚜瘿蚊;滞育;生化物质
-
基于GYT双标图分析对黄淮海夏玉米区域试验品种综合评价
作者:岳海旺;韩轩;魏建伟;郑书宏;谢俊良;陈淑萍;彭海成;卜俊周
关键词:GT双标图;GYT双标图;理想指数;夏玉米;产量-性状组合
-
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系
作者:郑书宏;张玉兰;李洁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风险评估;对策
-
基于耕地保护的农耕地植树造林研究
作者:李磊;鲁关立;郑书宏;李伟;任佳佳
关键词:占用农耕地;耕地保护;植树造林;基本农田;耕地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