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再生稻田杂草的综合防除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发明人: 王长方;王俊;陈峰;吴玮;胡进锋;魏辉

专利号: CN201510813939.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稻田杂草的综合防除方法,属于农业病虫草害防治技术领域,其结合杂草监测数据,针对头季稻移栽期及分蘖期、再生稻萌发期及孕穗期4个生长阶段杂草发生的特点,构建出包括监测、物理防控、化学防控和生态防控在内的适合各个生长阶段的综合处理体系。本发明能有效控制再生稻杂草的发生为害,显著降低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对提升水稻产量、增加经济价值及改善种植环境均具有重大意义。

  • 相关文献

[1]猪场沼气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应用. 修金生,周伦江,吴顺意,王隆柏. 2010

[2]猪场沼气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应用. 修金生,周伦江,吴顺意,王隆柏. 2010

[3]转Osepsps抗草甘膦水稻不同生境适合度及对稻田杂草的影响. 苏军,李刚,吴明基,陈子强,宋亚娜,林智敏. 2015

[4]诱导根瘤菌与稻类结瘤共生的探索研究. 黄世贞,林妙灵,丁武. 1992

[5]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栽培的高产特性及调控技术. 李义珍,郭聪华,李小萍,卓传营,张上守,郑荣和. 2005

[6]再生稻超高产结构及其调控. 谢华安,李义珍,姜照伟,卓传营,张上守,郑荣和. 2005

[7]大米草的防除研究. 刘建. 2005

[8]2,4-D丁酯水剂防除水葫芦的效果及其在水中的残留动态. 王长方,游泳,王俊,柳铖霖,胡进锋,陈峰. 2007

[9]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防除水葫芦效果及其在水中的残留. 游泳,王长方,王俊,陈峰,傅建炜,胡进锋. 2007

[10]谨慎引进植物 警惕负面影响. 刘建,黄建华. 2002

[11]菜用大豆胚尖转化再生体系优化研究. 胡润芳,张玉梅,张广庆,林国强. 2013

[12]小白菜再生和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的建立. 苏军,段榕琦,胡昌泉,王锋,李永平. 2002

[13]水肥管理措施与稻田氮磷面源污染评估. 黄东风,李卫华,王利民,林新坚,范平,邱孝煊. 2014

[14]水肥协同管理控制稻田氮磷面源污染研究. HUANG Dong-feng,黄东风,LI Wei-hua,李卫华,Wang Li-min. 2015

[15]再生稻产量与根系机理的相关性. 林文,张上守. 2001

[16]头季不同施氮方式对再生稻生理生化的影响. 杨东,陈鸿飞,卓传营,林文雄. 2009

[17]不同品种和栽培条件对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卢锦荣,房贤涛,何花榕. 2017

[18]轻简栽培再生稻的产量形成及关键筛选指标. 林强,王颖姮,林祁,卓芳梅,张建福. 2020

[19]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氮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姜照伟,林文雄,李义珍,谢华安,卓传营. 2003

[20]再生稻佳辐占头季高产抗倒性的调控. 赵雅静,李小萍,廖海林,姜照伟.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