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可调追肥机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发明人: 高娜娜;冯慧敏;安晓飞;武广伟;董建军;丛岳;李由

专利号: CN201721308435.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机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追肥机,包括机架、悬挂组件、深度调节组件、多个弹齿开沟组件以及追肥组件。本实用新型可调追肥机可在横向上自由调整开沟位置、在纵向上自由调整开沟深度、且可以自由调整施肥速率,能够适应不同种植方式下的小麦等密植作物的追肥需求,一方面节约了人力、提高了作业效率,另一方面,使得密植作物的追肥肥料也可以直接施放到地下,避免了肥料在地表容易造成浪费的问题。

  • 相关文献

[1]基于ArcObjects的气象等值线自动生成技术及应用. 刘德义,钱建平,吴晓明,黎贞发,李明. 2010

[2]土壤温湿度和埋藏深度对马唐出苗的影响. 虎 锋,武菊英,王庆海,李召虎. 2004

[3]不同包衣模式尿素N在基质中释放规律及对黄瓜秧苗生长的影响. 左强,邹国元,王甲辰,王美菊,张琳. 2009

[4]生态平衡施肥追肥预测方法. 米长虹,黄治平,侯彦林,刘书田,郑宏艳,王农,蔡彦明,王铄今,侯显达. 2014

[5]高产早熟耐密抗倒伏宜机收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的选育与配套技术研究. 段民孝,赵久然,李云伏,王元东,邢锦丰,张华生,刘新香,刘春阁,张雪原,张春原. 2015

[6]作物水分和氮素的遥感监测. 王纪华,赵春江,刘良云,黄文江,王之杰,周启发. 2003

[7]水肥耦合作用及其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之杰,王纪华,赵明. 2003

[8]信息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朱大洲,王成,王晓冬,于春花,赵春江. 2011

[9]小麦春季喷施硼肥促高产. 吴玉光. 2011

[10]作物品种产量潜力研究概况. 管建慧,郭新宇,刘克礼. 2007

[11]基于GPU的虚拟植物生长的双尺度自动机模型实现方法. 董莹莹,赵星,王纪华. 2011

[12]基于立体视觉的玉米雄穗三维信息提取. 韩东,杨贵军,杨浩,邱春霞,陈明杰,温维亮,牛庆林,杨文攀. 2018

[13]基于遥感的作物氮素营养诊断技术:现状与趋势. 陈鹏飞,孙九林,王纪华,赵春江. 2010

[14]用低场核磁共振检测水稻浸种过程中种子水分的相态及分布特征. 宋平,徐静,马贺男,王成,杨涛,高鹤. 2016

[15]表征冬小麦倒伏强度敏感冠层结构参数筛选及光谱诊断模型. 束美艳,顾晓鹤,孙林,朱金山,杨贵军,王延仓. 2019

[16]基于Dualex氮平衡指数测量仪的作物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 李振海,王纪华,贺鹏,张勇峰,刘海英,常红,徐新刚. 2015

[17]农用无人机多传感器遥感辅助小麦育种信息获取. 杨贵军,李长春,于海洋,徐波,冯海宽,高林,朱冬梅. 2015

[18]基于扫描成像的作物近地高光谱获取与特征分析. 张东彦,黄文江,王纪华,杨贵军,朱大洲,刘镕源,马智宏. 2010

[19]基于多时相GF-1遥感影像的作物分类提取. 贺鹏,徐新刚,张宝雷,李振海,金秀良,张秋阳,张勇峰. 2016

[20]基于时间序列环境卫星影像的作物分类识别. 李鑫川,徐新刚,王纪华,武洪峰,金秀良,李存军,鲍艳松.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