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季志仙;李海营
专利号: CN201310514707.X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冻木薯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步骤一,选取新鲜成熟的食用型木薯块根,清洗,去除表皮;步骤二,对半切开,去除木薯中心纤维,然后切成小块;步骤三,将木薯小块置于热水中浸烫;步骤四,用冷却水将浸烫后的木薯小块迅速冷却到10℃以下,沥干表面水分,然后放入冰箱中速冻,使木薯小块在20分钟内迅速冻结至木薯小块中心温度到-10℃以下;步骤五,将速冻后的木薯小块真空包装成袋,于-5~-10℃贮藏。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保鲜时间长,便于运输、存储、销售和烹饪,且能够保持木薯的鲜亮肉色,食用安全。
- 相关文献
[1]浅谈鲜食玉米加工技术. 金英燕,胡贤女. 2011
[2]加强对农业科研单位所属企业监管的途径和方法. 沈新芬. 2013
[3]改良的DNS法测定新鲜果蔬中的糖分. 冯吉,朱岩,唐新硕. 1989
[4]植物体内水杨酸分析方法的探讨及其应用. 张卫,孙国新,徐玉新,郭彬. 2009
[5]刺梨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方修贵 ,李嗣彪 ,郑益清. 2004
[6]不同加工方式对豇豆中毒死蜱残留量的影响. 王向未,仇厚援,陈文学,王强,袁玉伟. 2012
[7]鱿鱼及其制品加工贮存过程中甲醛的消长规律研究. 朱军莉,励建荣. 2010
[8]浙江省芥菜研究进展. 孟秋峰,胡美华,王洁,任锡亮,高天一,陈建明. 2020
[9]加工工艺对香榧油脂氧化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葛林梅,郜海燕,陈杭君,毛金林,陈文烜,陶菲,房祥军. 2011
[10]苹果泥加工及储藏过程中6种农药残留变化. 王迎鑫,高庆超,李亚辉,吉小凤,张志勇,梁颖. 2022
[11]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组分变化研究与展望. 郜海燕,华颖,陶菲,穆宏磊,宋丽丽. 2011
[12]加工工艺对山核桃脂肪氧化的影响. 陶菲,郜海燕,葛林梅,陈杭君. 2008
[13]我国金针菇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黄良水,金群力. 2011
[14]甜瓜翠雪7号高质量种子生产及加工技术研究. 寿伟松,艾美,许昕阳,何艳军,沈佳. 2024
[15]生物技术在水产品养殖、加工和保鲜中的应用. 金火喜,张治国,郜海燕. 2013
[16]鲜食和加工兼用型甘薯新品种浙薯259的选育. 李兵,吴列洪,沈升法,王东方. 2014
[17]浙江省发展红高粱产业的现状与对策. 邹桂花,郑学强,吕学高,刘合芹,刘秀慧,陈合云. 2021
[18]世界柑橘生产、贸易、加工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陆胜民. 2010
[19]子莲保鲜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吕春发,严锐,陈杭君,杨银爱. 2022
[20]杨梅的营养价值及其加工进展. 夏其乐,程绍南.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品种和块根大小对春季迷你甘薯食味的影响
作者:沈升法;项超;吴列洪;季志仙
关键词:迷你甘薯;甘薯品种;食味;干率;可溶性糖;粗纤维
-
甘薯脱毒种苗(薯)大棚双季快速繁殖技术
作者:季志仙;李海营
关键词:脱毒种苗(薯);春、秋2季;快速繁殖;浙江
-
植物组培种苗外贸的流程、问题及对策
作者:吕永平;汪一婷;陈志;牟豪杰;李海营;王燕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种苗;外贸;对策
-
武汉地区迷你型小香薯心香一年两收栽培技术
作者:周争明;宋晶;谭庆;季志仙;尹国丹;赵立华;祝花;曾庆利;韩明华
关键词:迷你甘薯;一年两收;栽培管理;武汉地区
-
菜用甘薯采后保鲜技术研究
作者:周志林;戴习彬;季志仙;孙健;袁起;曹清河
关键词:菜用甘薯;采后保鲜;微孔膜;保鲜膜;温度
-
菜用甘薯新品种薯绿1号的选育
作者:季志仙;李强;王欣;唐君;赵冬兰;周志林;张安;戴习彬
关键词:菜用甘薯;薯绿1号;选育;优质
-
寿锦的离体植株再生及组培产业化增殖
作者:王燕;牟豪杰;吕永平;李海营;汪一婷;陈剑平
关键词:寿;斑锦;离体再生;不定芽;产业化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