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小麦×玉米远缘杂交生产小麦双单倍体的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发明人: 陈淑萍;王雪征;茜晓哲;宋聪敏;崔银辉;庞建周;赵凤梧;马洪彬

专利号: CN201110367034.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单倍体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麦×玉米远缘杂交生产小麦双单倍体的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为:种植、单倍体胚诱导、单倍体胚剥离、将小胚和大胚分别离体培养成单倍体苗、春化、染色体加倍、移栽和收获等步骤,大胚在大胚培养基中培养,小胚先经过小胚培养基培养,然后再进入基础培养基培养,小胚培养基具有较高的糖浓度、较高渗透压、较丰富氨基酸种类、较高维生素含量以及包含微量的生长调节因子,小胚萌发成苗率75%以上;离体培养的组培苗经低温春化后,直接进行染色体加倍并栽种,加倍处理效率89%以上,提高了单倍体胚成苗率、染色体加倍成活率和成功率,简化了小麦育种程序,提高了育种效率,缩短了育种周期,对加快培育优良品种具有明显成效。

  • 相关文献

[1]小麦×玉米杂交双单倍体后代的HMW-GS组成和易位分析. 庞建周,王雪征,茜晓哲,王晨阳,陈淑萍. 2016

[2]小麦×玉米杂交后代的蛋白质及酯酶同工酶分析. 刘辉,陈纯贤,孙敬三,王子宁,郭北海,方仁,王景林. 1996

[3]利用小穗培养克服小麦与玉米杂种的幼胚败育. 崔海瑞,方仁,王景林,孙敬三,路铁刚. 1992

[4]小麦与多枝赖草耐盐纯合易位系的培育及鉴定. 魏景芳,秦君,王淳,李冬杰,孙敬三. 2003

[5]农杆菌侵染条件对玉米单倍体遗传转化的影响. 赵爱菊,陈希勇,高增玉,王江浩. 2017

[6]不同化学药剂对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效果的影响初探. 王江浩,高增玉,张全国,陈希勇,赵爱菊,关中波. 2016

[7]新耕作制度下小麦玉米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动态及防控对策. 董志平,郝延堂,柴同海,邵立峡,李润需,姜京宇,宋银芳,董立,马继芳,甘耀进,许佑辉,李智慧. 2009

[8]河北省农户采用小麦玉米微喷灌节水技术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晓敏,王慧军. 2015

[9]河北省小麦 玉米生产发展出路问题的探讨. 李博文,李雁鸣,赵占军. 2002

[10]河北省黑龙港中低平原地区小麦-玉米种植户节水意愿分析. 张新仕,李敏,王亚楠,王晓夕,符家成,蒲娜娜,王桂荣. 2020

[11]不同种植制度与土下微膜覆盖的小麦玉米水分利用效果. 杜雄,张永升,王磊,张立峰,崔彦宏,党红凯,李科江. 2018

[12]棉-粮-绿肥宽带轮作种植技术. 赵贵元,王燕,董明,郝曙光,顾春,刘建光,耿昭,张寒霜,王永强,祁虹. 2022

[13]小麦、夏玉米两茬秸秆还田不同耕作方式施肥技术研究. 刘海忠,王保强,武玉华,徐有,张庆江. 2004

[14]棉-粮-油菜宽带轮作提升作物产量和光能利用率. 董明,张谦,王燕,王树林,冯国艺,梁青龙,祁虹**,赵贵元. 2024

[15]河北省低平原区近16年来农田施肥量、作物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变化特征. 贾良良,刘克桐,孙彦铭,杨云马,杨振立,黄少辉,杨军芳. 2017

[16]氮磷钾与锌肥配合施用对土壤和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茹淑华,张国印,孙世友,耿暖,王凌,陈贵今. 2011

[17]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及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 郑春莲,曹彩云,李伟,马俊永,李科江,张苍根,牛英洁. 2010

[18]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土壤-作物系统的氮素平衡. 张文英,张庆江. 1994

[19]河北省太行山前平原轮作小麦/玉米化肥施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杨军芳,冯伟,周晓芬,梁玉芹,贾良良,王朋峰,刘孟朝. 2011

[20]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产机械化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以曲周县为例. 王芳华,曹国鑫,刘全清,张宏彦,申建波.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