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茶小绿叶蝉采集装置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发明人: 李良德;王定锋;李慧玲;张辉;曾明森;吴光远

专利号: CN201720913324.3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小绿叶蝉采集装置,包括蠕动泵、吸气软管、多个封闭的收集管和采虫软管,所述吸气软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蠕动泵,吸气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收集管内;所述采虫软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收集管内。本装置能够对茶小绿叶蝉的伤害极小,能够保证其较高的存活率;设置多个收集管同时进行采集,一方面可快速进行批量采集,另一方面,在采集的同时可将茶小绿叶蝉进行分装,即该装置集收集和分装于一体,不仅提高效率,而且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分装过程中茶小绿叶蝉爬行或跳走的麻烦。

  • 相关文献

[1]东亚小花蝽对茶树两种害虫的捕食作用. 李慧玲,李鹏,张辉,王定锋,李良德,曾明森,吴光远,王庆森. 2019

[2]遮荫对茶园小绿叶蝉种群动态的影响. 李慧玲,刘丰静,王定锋,张文锦,吴光远,林乃铨. 2013

[3]芽胞杆菌采集标准规程的构建与应用. 陈峥,刘波,朱育菁,潘志针,刘欣. 2018

[4]红萍湿养栽培供O_2装置研制. 陈敏,刘润东,杨有泉,邓素芳,詹杰,黄毅斌. 2010

[5]回转式植物湿润栽培装置的研制. 陈敏,杨有泉,邓素芳. 2008

[6]畜禽养殖舍生物土壤滤体除臭装置. 陈敏,杨有泉,邓素芳,林营志,詹杰. 2012

[7]厌氧干发酵装置的设计与运行研究. 钱蕾,林斌,官雪芳,黄菊青,徐庆贤. 2018

[8]二轴旋转式植物湿润栽培装置的研制. 陈敏,杨有泉,邓素芳,林营志,张翔. 2013

[9]茶小绿叶蝉CYP6A14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LI Liang-de,李良德,WANG Ding-feng,王定锋,LI Hui-ling,李慧玲. 2017

[10]冬季封园对茶园主要害虫及次年春茶产量的影响. ZHANG Hui,张辉,WU Guang-yuan,吴光远,Li Hui-ling,李慧玲,LILiang-de. 2017

[11]间作圆叶决明调控茶小绿叶蝉研究. 李慧玲,张辉,刘丰静,曾明森. 2016

[12]杂交狼尾草茎叶解剖结构及其与主要生物学特性的联系. 陈钟佃,张丽梅,黄秀声,刘明香,黄勤楼. 2009

[13]番石榴4个品种叶和幼果的生物活性和酚类成分研究. 吴妙鸿,邱珊莲,林宝妹,张帅,洪佳敏,郑开斌. 2021

[14]嘉宝果不同发育期花果叶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邱珊莲,林宝妹,郑开斌,吴妙鸿,洪佳敏. 2022

[15]橄榄种质资源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 韦晓霞,吴如健,胡菡青. 2006

[16]台湾黑僵菌防治茶小绿叶蝉高效菌株筛选及田间应用. 许辉霖,黄春兰. 2016

[17]3种冬季封园处理对次年春茶期两种主要害虫发生的影响. 张辉,吴光远,李慧玲,李良德,王定峰,曾明森,王庆森. 2018

[18]野艾蒿精油对小贯小绿叶蝉的毒杀活性. 张辉,李慧玲,王定锋,吴光远,王庆森. 2020

[19]福建省3个地区茶小绿叶蝉对5种常用农药的抗药性比较. 李良德,王定锋,吴光远,曾明森. 2020

[20]虫螨腈添加APG0810助剂在不同施药方法下对茶小绿叶蝉的室内防效研究. 曾明森.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