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发明人: 卢政辉;蔡志英;廖剑华;陈俊雄;翁伯琦;陈美元;郭仲杰;王泽生
专利号: CN201410102252.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通风系统的双孢蘑菇砖混菇房及其栽培控制工艺,包括砖混式草生食用菌菇房,所述菇房包括带透气窗的墙壁和具有保温密封性的屋顶,所述菇房内还设置有改善菇房内通风环境的半自动循环通风系统。所述屋顶包括沿屋内到屋外方向布置的塑料薄膜、油毛毡、海绵复合保温反光膜和瓦片。本发明在保证菇农不需对菇房和栽培工艺巨大改造、变革的条件下,改善菇房保温性能和通风均衡性,降低虫害发生,通过继电器的定时控制解决菇房室外空气补给和循环控制,从而节约劳动力,改善通风条件,达到增产、优质、增收的目的。
- 相关文献
[1]双孢蘑菇和蘑菇的ITS-RFLP分析. 刘勇,赵小青,王一,王泽生. 2012
[2]基于PLC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设计. 刘现,林营志,李传辉. 2017
[3]添加茭白鞘叶栽培双孢蘑菇初探. 蔡志英,卢政辉,丁中文,曾辉. 2012
[4]菌渣培养料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柯斌榕,兰清秀,卢政辉,廖剑华. 2017
[5]基于隧道式发酵金针菇菌渣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分析. 柯斌榕,廖剑华,卢政辉,兰清秀,应正河. 2021
[6]福建省双孢蘑菇栽培技术的变革与发展. 柯斌榕,兰清秀,卢政辉,廖剑华. 2017
[7]杂交狼尾草栽培双孢蘑菇初探. 陈钟佃,黄秀声,刘明香,郭仲杰,黄勤楼. 2011
[8]双孢蘑菇新品种W192高效栽培技术. 黄志龙,肖淑霞,廖剑华,陈凡. 2012
[9]菇房控鼠配套技术研究. 陈玉妹,彭文富,陈政明,邱良妙,林坚贞,陈德禄. 1999
[10]采用国产材料自制无菌透气袋进行蘑菇制种. Dai Jianqing,戴建清,Cheng Yi,程翊,Zengzhiheng,曾志恒. 2017
[11]蘑菇透气袋栽培种工厂化生产的HACCP计划. Zeng Zhi-Heng,曾志恒,Dai Jian-Qing,戴建清. 2014
[12]谷秆两用稻草栽培食用菌研究. 陈君琛,郑金贵,杨菁,郑开斌,陈旺瑞. 2000
[13]双孢蘑菇RAPD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林媛,陈文炳,邵碧英,王泽生,廖剑华,李寿崧,江树勋. 2009
[14]福建龙海稻菇生产系统的养分循环和有机质平衡. 郑景生,李义珍,姜照伟,苏连庆,黄亚昌,郑龙川. 2001
[15]矩形拟矮蒲螨在蘑菇菇床上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林党恩,曾宪森,李平,黄玉清. 1992
[16]菇类增产细菌864菌株若干特性及其在菇类栽培上的应用效果. 杨佩玉,江枝和,洪立钦,朱丹. 1994
[17]不同饼肥的堆肥栽培蘑菇初探. 郭仲杰. 2012
[18]蘑菇疣孢霉病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 曾宪森,李开本,林兴生. 2001
[19]楼宇监控系统改造扩容实例. 包巍. 2013
[20]翠冠梨自动分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现,李传辉,林营志.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果园红壤供氮水平季节性变化及对长期套种绿肥的响应研究
作者:钟珍梅;李春燕;邢世和;翁伯琦
关键词:豆科绿肥套种;可溶性氮;季节性变化;氮水解酶;定位试验
-
秀珍菇工厂化生产豆粕替代型优化配方初探
作者:林弘毅;卢政辉;柯斌榕;陈国平;兰清秀
关键词:秀珍菇;工厂化;配方;优化
-
提升南方沿海四省(区)粮食产能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王义祥;王小龙;林怡;刘岑薇;叶菁;翁伯琦
关键词:粮食安全;产能提升;战略对策;南方
-
杏鲍菇菌渣代料栽培对姬松茸不同潮次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华;林怡;叶菁;刘朋虎;翁伯琦;王义祥
关键词:杏鲍菇菌渣;姬松茸;产量;品质
-
山区山垅田满江红周年养殖技术
作者:陈钟佃;冯德庆;黄小云;黄秀声;翁伯琦
关键词:满江红;周年养殖;山垅田
-
创新社会化服务机制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林怡;翁伯琦
关键词:中央一号文件;土地流转;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振兴;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助力
-
福建省"三茶"统筹发展体系优化构建与技术对策研究
作者:叶菁;林怡;刘朋虎;王义祥;张文锦;翁伯琦
关键词: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技术对策